文章内容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报》

用肩扛起革命老区教育事业重担

作者:学通社记者 文蝶    
2016-03-31     浏览(72)     (0)




  【人物名片】戴伟,湖北省第二批“博士服务团”成员,我校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博士,2013年3月赴红安县挂职锻炼,任教育局副局长、红安一中副校长,获黄冈市第二批“博士服务团”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笔挺的身材、锐利的眼神、眉尾轻扬……精神、干练是戴伟给人的第一印象。作为博士服务团的成员之一,他甘于付出、乐于奉献,为地方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013年3月,戴伟被省委组织部选派到革命老区红安县,挂职教育局副局长、红安一中副校长。初到地方时,戴伟深感自己身上的责任重大,立志要将地区的教育工作发展起来。为充分了解当地的教育现状,他查阅了近几年的《红安教育年鉴》,先后实地调研了数十所县、乡镇一级中小学,面对面地与各校班子成员座谈,研讨交流教学经验。在红安一中教室的小小角落里,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个人,不起眼地置身于学生中间,时而紧盯授课细节,时而埋头速记思索。课堂教学情况是教学环节中的关键,戴伟深知于此,他将工作立足于课堂,每周定期开展推门听课制度。那一年,红安一中高考成绩创下历年新高,2人被北京大学录取,451人成绩超过一本分数线。
  基层挂职服务期间,戴伟将红安优秀的教育干部输送到我校培训,自己也带头给红安县的青年后备干部上课。为了实现我校教育招生与红安一中考生输送的互利双赢,2013年11月21日,戴伟联络红安一中领导班子成员访问我校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双方就推进优质生源基地建设、实现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无缝对接、共同携手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等问题进行了实质性磋商,并与考入该院的红安一中学生进行了亲切友好交谈。同时他积极为当地高考考生义务提供招生咨询,辅导学生志愿填报,在红安建立起了3个“优秀生源基地”。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戴伟用他的坚持架设起了红安基础教育和我校高等教育间沟通的桥梁。
  2013年5月,省教育工会领导来我校座谈,通知戴伟出席参会,却恰逢他要前往红安五中调研教学情况,他回绝了参会邀请;几日后,学校开展师德标兵表彰大会,可戴伟因为要陪革命老区儿童过节日,再次留在了基层;6月17日,湖北省2013年度“挑战杯”颁奖在校举行,戴伟接到电话,要作为优秀指导教师登台领奖,这次他要准备红安中考考务的相关工作,面对活动冲突,他依旧选择了后者。2013年7月1日,在党92岁生日那天,戴伟作为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回校发言,领导们开玩笑地说道:“你挂出去了,很难请回来啊!”一位年轻博士,副教授,却始终把自己放在最低的位置,不为名利,只求对得起自己的心。
  在红安县第一中学校门口,有一个出了名的博士门卫。原来,为推进平安校园建设,减少校园中的外来车辆和闲杂人员,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戴伟常常佩戴胸牌,亲自上阵,在学校门口带队,做学生的安全卫士,甘当看门人。作风朴实、严抓实干是大家赋予他的标签。
  挂职结束,组织上授予戴伟黄冈市第二批“博士服务团”先进个人的光荣称号。他表示,挂职基层,服务社会,是组织上给予他增长才干、磨砺品质的宝贵机会。于他而言,必须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不负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责任和担当。“哪里需要我,我便到哪里去,我愿用我的工作热情和知识服务基层,让贫瘠的土地上开出新的希望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