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大学 - 《燕山大学报》
愿做阳光温暖你
——记 “师德标 兵” 黄娟副教
作者:本报记者 周煜
2016-03-03
黄娟老师是一位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师,她以亲和力和扎实的专业知识赢得了学生的认可。她注重教学方法和教学基本功,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旁征博引,挥洒自如,让课堂生动有趣。她的教学风格和人格魅力如一缕春风吹拂着学生,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快乐和幸福。
摘要:黄娟老师是一位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师,她注重教学方法和教学基本功,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旁征博引,挥洒自如。她的教学风格和人格魅力如一缕春风吹拂着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快乐和幸福。她经常充电,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并积极参与学院活动,传播正能量。
师者,犹冰心笔下“玉壶存冰心,朱笔写师魂”的美好纯净,品德高尚;如李商隐笔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呕心沥血,无私奉献;似杜甫笔下“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默默无闻,润泽万物。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黄娟老师给大家的感觉,更像是冬日里的一抹阳光,庄重而慈爱,温暖而亲切。
亲和力
走近学生,播撒温暖
“黄老师讲课的时候总是保持微笑,这让我们和她的距离拉近了不少,我们听起课来也很放松,课堂质量自然会更高。平时,我喜欢坐在第一排,更能深深地感受到老师饱满的热情和那种平易近人的亲和力。”13级电气学院的张亚鹏这样评价黄娟老师。13级环化学院的郑岩也表示,“黄老师讲课幽默风趣,对待学生很诚恳,感觉上起课来很轻松,她的幽默感和亲和力深深地感染着我们。”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学生愿意接近教师,愿意与之交流,教师才能听到学生的心声,掌握学生的思想脉搏,从而因材施教,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要让学生接受老师讲授的知识,首先要让他们接受教师本人”,当提及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理念时,黄娟老师这样谈道,“传统的教学观念认为在师生关系中,教师是主体,是教育者,而学生是客体,是受教育者,学生就应该听从老师。而我认为学生和老师之间应该是主体和主体的关系,我们是平等的,因此在课堂上,我更喜欢营造一种民主和谐、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当然,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绝不是无条件的纵容,当学生犯错误或者屡教不改时,黄娟老师也会严厉地批评他们。
有人说,教书是“阳光下最光辉的职业”,踏遍学生心田的每一角,踩透学生心灵的每一寸,这是人类最崇高的园丁。黄娟老师正是这样一位辛勤的园丁,用心呵护花园里的每一抹艳丽,每一株青翠。经常有学生发短信,发邮件或者利用课间时间找她诉说学习的困难、内心的困惑、成长的烦恼。于是,黄娟老师便经常在课间时分耐心回答学生的疑问,下班时分回复学生的邮件。黄老师的倾情付出,也得到了学生的真情回报。每当课程结束时,总有一些学生围过来,依依不舍地说:“黄老师,我们这么快就结课了吗?我们还没有上够呢!”每当节假日来临的时候,她总能收到学生的祝福短信,有些还是毕业多年的学生发送的。还有些学生发现黄老师开通微信后,申请加好友,说“甘当小粉丝”。当谈到这些时,黄娟老师的脸上溢满着幸福的笑容,“当得到学生的认可时,那种幸福是无法言喻的,这让我感觉到无论我曾经付出了多少都是值得的。我也真的非常感谢我的学生,是他们让我感觉到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快乐和幸福,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黄娟老师就是这样的简单和乐观,得到学生的认可就已经足矣。
接地气
课堂生动,丰富多彩
如果说黄娟老师和蔼亲切的教学风格和人格魅力如一缕春风吹醒大地的话,那么她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新颖的教学方式则是春天里最亮丽的风景。自 2003年参加工作以来,黄娟老师一直担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工作,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相比,该门课程较为抽象,思辨性较高。黄娟说:“学生对于原理课积极性不高,总是感觉晦涩难懂,上得了天,下不了地,离他们实际生活太远。”那么,如何使原理课更加接地气,由枯燥变活泼,由刻板变生动,成为摆在她面前的重要挑战。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黄娟老师看来,只有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师才能够在课堂上感染学生。她说:“你要感动别人,首先要感动自己;你要说服别人,首先要说服自己。我非常推崇马克思、恩格斯,非常信仰马克思主义,所以我在课堂上也会不自觉地将这份信仰传递给我的学生。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认知和感悟马克思的理论魅力和人格魅力。”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而艺术往往源于生活。为了让自己的课堂更加接地气,她经常对教学内外的知识反复琢磨、认真思考,并关注网络、电视新闻、期刊杂志,收集国内外的最新时事及理论动态,将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使理论课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在课堂上,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更多的学生真正地参与到“教与学”的过程中来,黄娟老师还会精心挑选富有哲理的案例,启发同学们进行理性思考,谈感受、谈认识。“我是学车辆工程的,学工科的大家都不太喜欢听 《马克思主义原理基本概论》、《毛泽东思想概论》 等文史类的课程。其实我一开始也不喜欢听,但黄老师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选取经典案例和富有说服力的小视频等,让理论课不那么枯燥,同时也让我们增强了学习兴趣,更容易接受新知识,讨论环节还让我们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所以,在听了黄老师的课以后,我每周都期待着去上课,而且每次都坐第一排,很认真地去听,去感受黄老师告诉我们的每一个道理。”13级里仁学院车辆工程专业的张阳在黄娟老师的课堂上深深受益。
为了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黄老师还积极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投入大量精力搜索素材,精心制作课件。为了提高工科专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她还利用课余时间学习自然科学的相关知识,在课堂上利用欧式几何、罗氏几何、黎氏几何和爱因斯坦相对论来解释时空的相对性。黄娟老师所在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本着奉献精神,不计任何报酬地弘扬主旋律,宣讲马克思主义、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深深地影响和感染了她。在这种奋发向上的氛围中,黄娟老师积极参与学院的红色旋律讲坛、读书会、影苑等系列活动。“红色旋律是我们学院教学改革的一项内容,也是课堂之外老师和学生交流的一个平台。“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去年的 ‘红色旋律·岁月回眸’。我们每个教研部的老师都精心准备了一个节目,虽然我们的演技不高,但现场同学们的热情高涨,气氛很是热烈。”黄娟老师说,“我们通过这样的方式,是想让学生能够在快乐的氛围中接受教育,获得知识,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常充电
旁征博引,挥洒自如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为了更加有力地扶持新竹,黄娟老师也是在不断地汲取养分,让自己更加苍劲挺拔。“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而这桶水必须是充满活力、富有生机、长流不竭的活水。”黄娟老师认为,要想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变成受学生欢迎的魅力课堂,教师不仅要有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新颖独特的教学方法,还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渊博的知识。
为了给自己“充电”,黄娟老师在孩子刚满一岁的时候就到外地在职攻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的博士,并顺利取得博士学位。同时,她还致力于学术研究,先后发表论文十余篇,出版著作两部,主持教育部、河北省社科基金和河北省社科联等多项省部级课题,并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科研成果还荣获河北省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秦皇岛市优秀社会科学奖等多项奖项。丰富的专业知识使其在授课中能旁征博引、挥洒自如。“黄老师讲课时,经常会以故事和时代背景为导向,讲述时不干枯,丰富的学识让她的讲述有血有肉,因此我们对知识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张亚鹏认为黄娟老师的讲述很有故事性,有吸引力。
此外,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黄娟老师也千方百计地提高自己的教学基本功。一方面,她只要一有时间就会去听优秀教师和教学名师的课,用心揣摩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取其精华,灵活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去。另一方面,她对自己的授课内容坚持录音,回去后认真倾听,反复推敲,寻找不足。多年来,黄娟老师的书桌及床头柜上,总少不了新华字典、名人传记和人生哲理书。她说:“放本新华字典,是为了查字方便,以使自己的普通话更标准;放本名人传记,是为了通过给学生讲马克思、恩格斯的事例,激发他们学习理论的热情;放本人生哲理书,是为了通过讲授哲学故事使晦涩难懂的理论变得通俗易懂,以帮助学生启迪智慧,领悟人生真谛。”
无论是有亲和力的教学风格,接地气的教学方法,还是常“充电”的谦逊品格,都让黄娟老师身上的光芒更加温暖明亮。她,就是暖暖的阳光,点点滴滴的温情,如涓涓细流一般渗透于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让花朵绽放,让候鸟归来,让积雪化春水,让人情不自禁地紧握住日子的双手,浑身上下充满了无穷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