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校师范学院3栋501宿舍聚餐合影 供图/覃美君
在诺大的校园里,有那么一个地方,它面积不大,却足够温馨;它看似不起眼,却承载了我们大学美好的深刻记忆,它有一个普通却让人走心的名字———宿舍。
经过1个多月的评选,我校第3届十大“阳光宿舍”评选活动已在去年选出了师范学院2013级小学教育2班的3栋501宿舍也入选。
宿舍就是我们的家进入3栋501宿舍,可以看到床上的枕头、被子、台灯都整洁有序地摆放着,在不大的空间里着摆放着几张桌子,上面摆满了整齐的书。鞋子紧紧靠着床边、洗漱用品按大小排列。
在参加“阳光宿舍”评选活动时,宿舍成员一起布置宿舍,一起为“阳光宿舍”的网上投票环节进行宣传。最终,因为健康文明、团结和谐的宿舍精神风貌以及优秀的内务卫生等评选标准获得了“阳光宿舍”的荣誉称号。
宿舍是一个温暖的家,“无规矩,不成方圆”。在501宿舍实行的是舍长轮换制,在宿舍的前门上粘贴着一张每周值日安排轮值表,每周都要进行大扫除,主要打扫阳台、厕所和浴室。宿舍每天都要进行清洁,宿舍成员会互相提醒值日的时间。“宿舍就是我们家嘛,我们每个人都是有义务让这个家变得更好的。”杨玲说。
为了增强宿舍成员的节约意识,在宿舍的桌子上摆放着一个小小的纸箱,那是宿舍成员的罚款箱。对忘记关灯、关水龙头的舍友进行罚款,发现一次就“罚款”5角钱,并在纸箱上记录下来,而大家“贡献”出来的钱用来给宿舍交电费。成员都养成了随手关灯、关水龙头的好习惯。除此之外,为了让宿舍成员都清楚每一笔舍费收支情况,她们还在门后贴了一张表格,记录着每一次舍费的支出情况和用途,账目一目了然。
生活是彼此的美好回忆逗比、幽默、开朗……在交流中,这些是她们最常用来形容彼此的词语。当谈及舍友间的集体生活时,她们满脸笑意,尽管有时候有的宿舍成员很忙,需要完成很多作业。但也会尽量参与到宿舍的集体活动中:一起聚餐,一起相约河堤跑步,一起逛街购物。她们也积极参加志愿活动,去敬老院慰问老人,到乡村小学进行支教。一次,她们在端午节的时候去养老院服务,因为有些人不会说白话,听不懂,也不会说。跟老人家说普通话,但老人都听不懂,只能通过老人家的动作来意会,成员们互相配合、互相帮忙,尽量减少与老人的沟通障碍。在她们看来,这些都是她们彼此之间美好而又难忘的回忆。
在学习之余,一定的运动锻炼是必要的。宿舍成员从开学就一直相约每天去河堤上跑步,时间大约在5点到6点,从学院前的河堤一路慢跑到河滨公园。“那时候大家一起在河堤上跑步,场面还挺壮观的。”宿舍成员刘玲笑着说。现在他们也还会去跑步,以此来缓解考试压力,增强个人体质。成员覃美君说:“舍友就像家里的姐妹一样,她们大大咧咧,但又很心细,一次我感冒比较严重没有去上课,也不想吃东西,舍友就把老师上课的内容讲给我听,还把饭打回来了。”
宿舍成员平时都会调整好学习和娱乐的时间。晚上整理好内务后,她们便开始全身心投入学习中,为了保证彼此的睡眠质量,她们极少开灯熬夜,到点就会关灯休息。
实践“达人”的精彩精彩的大学生活也少不了多姿多彩的社团、组织活动,在工作中锻炼和提升自己的能力是很多学生的课余选择。她们也不例外,在大一、大二时,她们也参加了很多的社团组织,在武术协会、墨馨书法社等这些社团活动中也出现她们活跃的身影。目前,只有一位宿舍成员留在参加墨馨书法社。其他人平时都会去参加校外实践活动:到小学、教育机构做兼职,当老师。
在大一、大二期间,宿舍共有6位成员担任过班干,宿舍成员田甜也获得了年度“三好学生”和“优秀干部”的荣誉称号;她们也会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成员刘玲在大学生科技下乡志愿服务活动、校园清洁志愿服务以及院运会志愿者服务等活动中获得了2015年校级的“优秀志愿者”称号,并竞选为2014-2015学年师范学院青年志愿者分会外联部部长。
大学宿舍的那点事儿,温馨而又令人难以忘怀。大学宿舍生活因为有了彼此,便不再孤单,虽然远离父母,身居异地,但是也在嬉笑生活中学会了照顾自己,关心他人。舍友情,也许永远是大学校园里最真的情感,也将会是一生最为值得珍藏的回忆。(吴秋蒙徐业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