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梧州学院 - 《梧州学院报》

助力创业展团队风采———访我校第12届“阳光团队”之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管理团队

2016-01-27     浏览(51)     (0)

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管理团队由来自不同学院、年级和专业的学生组成,负责运营创业项目并积极开展培训和比赛活动。该团队积极向上发展,加强合作,整合资源,提高管理员综合能力。同时,中心管理团队积极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打造升级版创新创业基地。


  我校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管理团队(以下简称:中心管理团队)由14名来自不同学院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组成,各部门之间职责清晰、分工明确,管理员之间全员联动、相互协调。
  用心做事出成果截至2015年12月,在中心内运营的创业项目40个,其中企业35家,占87.5%。
  2015年,所有在营创业项目总营业额为260多万,纳税金额10多万,其中年营业额在20万以上的企业有6家,参与的2016年应届毕业生有86人,分属于23个创业项目,其中12人为法人代表。新增大学生创业项目20个,其中9个已注册为企业,5个在注册筹备中,6个已撤出中心,项目存活率为70%,企业转化率为45%。展厅参与场次达37次,校内32场,校外5场,总人数达到32564人次。运行2年多来,中心管理团队的接待讲解工作得到了学校及各界人士的高度评价和肯定,接待校外参观达130多场,先后接待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李康等重要领导和专家视察;接待校内参观300多场,包括新生入学教育展、阳光学子风采展、国家资助政策宣传展等活动。
  在发展中心工作了3年的来自我校经济管理学院2013级金融工程班的陈燕燕,现任发展中心副主任,与其他部门成员相比,她需要肩负更多责任。每次在发展中心开展讲座时,她都打起十二分精神布置会场,检查音响设备,安排成员维护现场秩序等等。“有一次讲座,嘉宾需要用笔记本电脑讲解PPT,当时中心没有笔记本电脑,音响也没有效果,没有音响嘉宾演讲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怎么解决呢?陈燕燕急忙从一个刚好在复习的学长手上借笔记本电脑迅速换上。那一次紧急的小插曲过后,陈燕燕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吸取教训,更留心地检查设备。
  管理+服务的团队“对整个中心项目的管理,规范日常操作,为创业团队提供服务。”陈燕燕对中心管理团队的工作解释道,比如创业团队要申报项目,就要拿他们内部的项目申报书;办公室的场地分配;为创业团队提供去工商局注册的场地和产权证明等。“最怕下大雨,很多办公室会被淹。”陈燕燕说。梧州雨季时,发展中心处于负一楼,常有雨水漏进来,有些创业项目组办公室的排插或者电器都还没有拔掉,办公室的值班人员就一遍遍地在发展中心各个区域查看,发现没有拔掉电源的电器就迅速拔开,进入这间项目组的办公室,仔细看到每个插座都是断开电源的状态后才放心地跑向下一个项目组。
  每3个星期一次的创业街,是展示项目组成果和推销产品的活动。而每举办完一次创业街活动,中心管理团队都会进行总结。创业实践部副部长王厚鹏在第3期创业街总结中写到:参展企业的商品种类太少,同学们的需求度不高;企业自己的宣传力度不够等,每次总结都源于他的细心观察,将问题一一指出后,再与项目组的同学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案。“中心里每个项目都有他们的资源,通过互相交流沟通,资源整合,进一步完善各自的不足。”陈燕燕说。中心里各个项目之间通过办公室的牵线建立资源的互通和业务上的交流,加强合作,从而不断向上发展。
  “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挺积极热心的,对于货品的摆放要求以及卫生要求挺到位的,对于我们反映的问题也是很快帮忙解决和向学校反映。”发展中心的优秀企业异元素服饰的负责人覃鹏说。
  在学习中成长中心管理团队积极开展各种培训,将中心的管理理念、管理方针、管理方法渗透整个管理团队,从而提高管理员的综合能力和主观能动性,达到管理员实现自我价值的目的。如经常组织开展素质拓展活动。而开展人员培训主要有讲解员日常培训、新进助理培训、管理员再学习、管理员素质能力培训等。
  工作之余,在校内外各种比赛中也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如第4届广西大学生创业大赛、梧州学院市场营销协会第5届市场营销策划大赛等。副主任黄逢获广西高校大学生第16届“化学化工类论文及设计”竞赛“一等奖”;创新实践部部长邓艺焕获“创青春”广西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中铜奖等。
  中心管理团队指导老师李德华提出更高的期望:“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积极打造升级版创新创业基地。” (钟思娜黄祖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