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东大学 - 《鲁东大学校报》
读书也有“烦恼”
作者:胡紫微
生活中各式各样的烦恼无处不在。坐下来静静地读上一会儿书,是排除心中的郁闷、安顿浮躁的心情的最好的办法之一。躲进书里如同躲进了寂静幽雅的桃花源,没有喧嚣、没有浮躁、更没有俗世的纷争,心净如水,好不惬意。正如高尔基说的那样:书籍是人类最好的朋友。
但是世间的事就是这么说不明白,读书这么美好的事情竟也能从中读出烦恼来。且不说那些内容低俗的垃圾书,就是好书也一样读出烦恼,甚至愤怒。某出版社曾出了一本文集,名字叫《世纪警语》,书中收录了全国一百名专家学者谈资源与环境的短文,每个人从不同的角度,历数了人类对地球母亲的蹂躏和破坏,或披肝沥胆、苦口婆心,或慷慨陈词、垂涕而道,字里行间处处迸发出大地母亲的哭泣与悲哀。曾几何时,我们的地球母亲竟变得如此憔悴不堪!青山绿水哪儿去了?蓝天白云哪儿去了?鸟语花香哪儿去了?仿佛就在转眼间消失了。就连前些天儿子写老师布置的环保方面的作文,竟无师自通地起了个《一行白鹭现在还有青天可上吗?》的题目,看了让人心里酸酸的。城市的绿地上栽起了各式各样鲜艳无比的塑料花草、树木,硕大的人造仙人掌竟让人难辩真假,真是好手段,也好悲哀啊!乱采乱挖,乱砍滥伐,乱排乱放,大地母亲流泪了,怒吼了。她的泪变成了洪涛滚滚、浊浪滔天;泪干后又是汗魃肆虐,赤地千里;怒吼变成了沙尘风暴,黄埃蔽天。干旱无雨,悲哀的人们啊,竟丝毫感受不到末日的恐惧,还兴致勃勃、津津乐道地把“抗洪”和“沙尘暴”评为某个年度的时尚流行词。著名作家袁鹰在《世纪寄语》的序中说:我们渴望一个青山绿水、碧海蓝天、花树葱茏、晶莹明净的家园。这个要求可真是不高,不用说几百年前,就是几十年前我们的周围不就是这样的吗?可现在一切都没了,或正在消失。想要回到从前的样子,难吗?难!太难了!官僚主义、地方保护主义,急功近利、剜肉补疮,这些弊病不彻底根除,那么所有的一切就会照常进行,任你查,任你罚,依然是我行我素,真是应了那句“我是流氓我怕谁”的痞话了。越看心里越来气,“啪”地合上书,站起身时还不忘作一拍案状。来到窗前想释放一下情绪,对面工厂高大的烟囱里正巧在排放着浓黑的烟尘。无奈啊!末了也只有学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狠狠地骂上句:妈妈的!
前几日去西安出差,偶遇一小书店,门口的牌子格外引人注目:“以斤论书”。进去一看,所有的书都是论斤卖,每斤12元,挑了半天,仅挑出一套上下两册的《读史有学问》,一称,一斤半多点,18.9元,而书的原价是46.8元。心里一边窃喜,一边急匆匆地付了钱。可拿回来看时,禁不住连呼上当,分明是一套盗版书。你盗就盗吧,可总得“盗之有道”吧,书中的错别字、断句、缺句、莫明其妙的句子比比皆是。你说你把“秦国”印成“泰国”,把“武则天”印成“武则夫”,这些我都还能对付的了,可是把汉武帝时一个小官吏,一会儿印成“江充”,一会印成“江亢”,这样的错误可真就把我难住了,总不能为了这一小点事再去翻查二十四史吧。一边看一边用红笔满世界地改错,等看完了,书已是“遍体红伤”了。尽管书的内容不错,但还是忿忿地在书的扉页上注明盗版二字,无奈之下禁不住又借用了阿Q的发泄方法:妈妈的。还真得打击盗版。
读书也能读出烦恼,也能读出愤怒,但是这种烦恼与愤怒,较之俗世间的烦恼与愤怒却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从书中读出喜怒哀乐来,不也恰恰体现了读书的愉悦和乐趣吗?如果读完一本书竟毫无知觉,如同吞咽了一杯白开水,那才是大大的烦恼与悲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