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绍兴文理学院 - 《绍兴文理学院报》

从《随园诗话》看商盘的交友

作者:●范学亮    
2015-11-26     浏览(144)     (0)

  商盘(1701—1767),字宝意,号苍雨,浙江会稽(今绍兴)人。商盘一生从政,但他更是一位诗人。其诗名与乾隆时期的浙派诗人厉鹗相埒。袁枚(1716—1797)是与商盘同一时期的诗人,他们之间的交往,在商盘《质园诗集》中多有记载。袁枚《随园诗话》中也有15条提到商盘,内容涉及商盘的家世、宦历、交友、志趣、爱好、诗歌观点等方面,现就交友而言,梳理如下:
            一、袁枚、王孟亭、陶西圃
  袁枚在《随园诗话》中,与商盘直接交往的记录有两则。其中牵涉到王孟亭与陶西圃,一并叙述如下。
  一则,袁枚初得随园,商盘置酒相贺,有诗赠与袁枚。《随园诗话》(卷五·二)云:
  戊辰秋,余初得隋织造园,改为随园。王孟亭太守,商宝意、陶西圃二太史,置酒相贺,各有诗见赠。宝意云:“过江不愧真名士,退院其如未老僧。领取十年卿相后,幅巾野服始相应。”……“置酒相贺”时商盘所赋的 诗歌表达了商盘对正值人生壮年的“真名士”袁枚离开翰林院,“过江”而居,虽然过着近乎僧人的生活,但却怡然自得的赞美之情。
  袁枚初得随园,置酒相贺者,为王孟亭太守、商宝意、陶西圃二太史等三人,可见他们之间的交情甚密。
  《随园诗话》(卷九·七)对王孟亭、王嵩高父子有记:
  宝应王孟亭太守,为楼村先生之孙。丁卯,见访江宁。携胡床坐门外,俟主人请见乃已,遂相得甚欢。聘修江宁志书,朝夕过从。尝言楼村先生教人作诗,以“三山”为师:一香山、一义山、一遗山也。有从子嵩高,字少林,少年倜傥,论诗不服乃伯,而服随园。
  王孟亭,即王箴舆,江苏扬州市宝应县人,康熙年间诗人。王孟亭的侄子王嵩高,乾隆癸未进士,有《小楼诗集》。从所记《大梁怀古》诗来看,境界颇大,有诗才。这则材料生动展示了王孟亭的个性,以及他与袁枚“朝夕过从”、“相得甚欢”的深情厚谊。
  王孟亭被袁枚“聘修《江宁志》书”,说明其具修史才能,深得袁枚的赏识。
  商盘《质园诗集》中有对王孟亭移家别居的记录,如卷十四《题王太守孟亭移家图》,诗歌共四首,兹录其四如下:
  潜夫心迹总宜潜,城市山林岂易兼。
  昨向谢公墩外望,让人先得小仓岩。简斋新购随园别业,名小仓岩。
  《随园诗话》(卷一二·三二)记载了袁枚与陶西圃亲密无间的友谊。
  袁枚与陶西圃一起供奉翰林,又“俱以翰林改官“,并在白门“同踏月”,这段美好的岁月,陶西圃曾作诗以纪。其后袁枚将刚满15岁的家婢招儿赠嫁陶西圃的故事,更可看出袁枚与陶西圃之间情谊的亲密无间。另一则,是袁枚与担任“外监试”的商盘共同激赏吴伟业之孙吴维鹗的文章。《随园诗话》(卷一三·九)云:
  余甲子分校南闱,题《乐则韶舞》。有一卷云:“一人奏 ,而八伯歌风。”爱其文有赋心,荐而未售。出榜后,遇外监试商宝意先生,曰:“我收卷,见一文绝丽。问之,乃吴梅村先生孙也。我告之曰:‘此文若遇袁太史,必能赏识。”’因诵此二句。予告以果力荐矣,彼此大喜,觉论文有心心相印之奇。未几,吴到沭来谒,貌如美女,年才弱冠,益器重之。癸酉余从秦中归随园,而吴已中经魁;来见,则呕血失音,非复曩时玉貌。予心忧之。赴都会试,竟死场中,年二十七;其时同荐者,有松江廪生陈迈晴,亦奇才也。场后赋百韵诗来谒,惜未存其稿,先吴卒。吴在席上题《盆中飞白竹》……吴讳维鹗,太仓人。佳句尚多,仅录其吉光片羽者,不料其即赴玉楼也。陈生五策,博引群书,两主试愕然不知来历。余尔时年少气盛,语侵主司,以故愈不得售;亦其命运使然耶?有《哀两生》诗,存集中。
  商盘所担任之考务官员“外监试”属于管理考场考务的官员。袁枚与商盘所赏识并荐举的才貌双全人物吴维鹗乃吴伟业之孙,吴伟业有才失节而悔,吴维鹗有才死于科场,其祖孙人生遭际令人唏嘘。至于袁枚所描述吴维鹗之“貌如美女”,则大有“才子看见缠绵”之嫌。
                  二、蒋士铨
  《随园诗话》(卷一五·八二):
  余不解词曲。蒋心余强余观所撰曲本,且曰:“先生只算小病一场,宠赐披览。”余不得已,为览数阕。次日,心余来问:“其中可有得意语否?”余曰:“只爱二句,云:‘任汝忒聪明,猜不出天情性。’”心余笑曰:“先生毕竟是诗人,非曲客也。”余问何故。曰:“商宝意《闻雷》诗云:‘造物岂凭翻覆手,窥天难用揣摹心。’此我十一个字之蓝本也。
  蒋心余(1725—1784),即蒋士铨。这则诗话是袁枚叙述与蒋士铨因曲本切磋而发生的一次交往,蒋士铨向袁枚讲述自己“任汝忒聪明,猜不出天情性”十一个字的蓝本为商盘《闻雷》诗:“造物岂凭翻覆手,窥天难用揣摹心。”这说明蒋士铨对商盘诗句的化用。另外,蒋士铨为商盘《质园诗集》撰写《宝意先生传》,商盘书信《质园尺牍》中收录有给蒋士铨的书信,足见他们之间交情深厚。
                三、程鱼门
  程鱼门即程晋芳(1718—1784),清代经学家、诗人。初名廷璜,字鱼门,号蕺园,安徽歙县人。乾隆三十六年(1771)进士,由内阁中书改授吏部主事,迁员外郎,被举荐纂修四库全书。与商盘、袁枚相唱和,并与吴敬梓交谊深厚。晚年与朱筠、戴震游。著述甚丰,著有《蕺园诗》30卷、《勉和斋文》10卷等。
  袁枚与程鱼门交好,《随园诗话》记载了很多程鱼门的诗句以及他们之间论诗的情况。其中间接涉及到商盘的有两则:一是《随园诗话》 (卷二·一四),在介绍商盘的外甥吴鉴南时,说吴鉴南“与程鱼门交好”。二是《随园诗话》(卷十·十二):
  或传程鱼门《京中移居》诗云:“势家歇马评珍玩,冷客摊钱问故书。”予笑曰:“此必琉璃厂也。”询之,果然。因记商宝意移居,周兰坡与万晴初访之,见门对云:“岂有文章惊海内;从无书札到公卿。”万笑曰:“此必商公家矣。”询之果然。
  琉璃厂,即现在的琉璃厂大街,位于北京和平门外,是北京一条著名的文化街,这里出售书籍和笔墨纸砚的店铺较多,形成了较浓的文化氛围。清代,各地来京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大多集中住在这一带。商盘、袁枚、程鱼门都曾寓居琉璃厂。袁枚由程鱼门的诗句即能断定是写琉璃厂,由门对诗句即能断定为商盘之宅第,可见袁枚对琉璃厂之熟悉,当然也反映出他们之间相互了解至深。
  商盘《质园诗集》中涉及程鱼门的诗歌有很多首,兹录卷二十五《淮上晤程二鱼门》如下,以见二人之情谊:
  吴楚飘零两鬓丝,越禽从此托南枝。人非廉范来偏暮,里是枚皋住最宜。
  泛剡难消乘雪兴,到淮偏续阻风诗。钓台寂寞同携手,何限英雄未遇时。
                  四、严海珊
  严遂成(1694—?),字崧瞻,号海珊,浙江乌程(今吴兴,即湖州)人。雍正二年(1724)进士。官山西临县知县。乾隆元年,(1736年)举“博学鸿词”,值丁忧归。后起历雄州知州,因事罢。在官尽职,所至有声。严遂成天才骏发,为诗兼雄奇绮丽之长,工于咏物,读史诗尤隽。尝自负为咏古第一,袁枚《随园诗话》卷二有“海珊自负咏古为第一,余读之果然”句。论者谓朱彝尊、查慎行后能自成一家。后人以与厉鹗、钱载、王又曾、袁枚、吴锡麒并列为“浙西六家”。著有《海珊诗钞》十一卷,补遗二卷,《明史杂咏》四卷及《诗经序传辑疑》二卷,并行于世。
  《随园诗话》(卷二·一四)在谈到商盘有外甥吴鉴南时,提到了严海珊的赠诗:
  商宝意有甥吴鉴南潢,为诗人尊莱之子,亦能诗。严海珊赠云:“何无忌酷似其舅,严挺之乃有此儿。”真巧对也。
  据《新唐书·严挺之传》记载,严武幼有成人之风,因不满父亲“厚妻而薄妾”便奋然杀乃父之妾。严海珊把吴鉴南与商盘并提,且与严挺之的儿子严武相比,可知,吴鉴南与其舅商盘均有“忌酷”的性格之一面,这是一份珍贵的资料,对于我们全面了解商盘的思想性格以及交游,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严遂成是乾隆元年应考鸿博者与商盘有直接交往的浙藉文人。因严遂成生卒年不祥,其生平资料亦是不全,因此商盘诗作中有关严遂成的记载就尤其珍贵。商盘与严遂成的交往见于以下诸诗:一、《寄怀严海珊,时宰长垣》(卷十六),从“怀人岁暮共题诗”句及其此句下小注“余与海珊各有《岁暮怀人诗》”可知,商盘与严遂成有诗歌上的共同切磋,且都有《岁暮怀人诗》,而且,严遂成曾在河南长垣县(属新乡市)做官。二、《严二海珊赴官嵩明,得其途中近问,以诗寄怀》(卷二十二)、《长夏自楚之京,触绪成咏,共得五十二章》其一(卷二十四),商盘借这两首诗,对严海珊(湖州人)与周天度(钱塘人)虽为著作巨手,但都“未与馆选,一牧滇南嵩明州,一宰直隶饶阳县”而深感不平,认为其为“文人失职者也”。同时也是对自己长期外任的不平:“文人失职古今同”(卷二十四《长夏自楚之京,触绪成咏,共得五十二章》其一)。三、卷二十五《舟夜怀人绝句》其一,诗句有“吟罢晋祠冰雪句,怀君万里到嵩明。”既说明商盘与严遂成之间的深情厚谊,也说明严遂成到云南嵩明前游过山西的晋祠。四、卷三十二《再题芳甸甥春草诗后,并寄顾端卿孝廉》,诗中有“曾咏桃花又春草,海珊作跋我题诗”句及诗下小注:“上二句严海珊跋甥《桃花诗笺》语”。可知,商盘与严海珊、外甥吴芳甸相互间有直接的见面接触,并有诗歌唱和。
                 五、“越中三子”刘鸣玉、童二树、陈芝图
  《随园诗话》(卷七·八六):
  商宝意先生咏《菜花》云:“小朵最宜村妇鬓,细香时簇牧童衣。”其同乡刘鸣玉翻其意云:“半亩只邀名士赏,一生不上美人头。”鸣玉与童二树、陈芝图,号“越中三子”。
  商盘《质园诗集》卷二十四对“越中三子”之刘鸣玉、童二树有记,诗下小注云:“吾越诗人如刘凤冈、童璞岩诸君,皆一时后起之秀,然犹未遇,且贫。旅中时复系怀。”
  刘鸣玉,字枫山,一作封山,号凤冈,山阴(今浙江绍兴)诸生。与刘文蔚、姚大源、沈翼天、陈芝图、茅逸、童珏联吟唱和,称“越中七子”。著《梅芝馆集》。
  童珏(1721—1782),字璞岩,又字二如,号二树,浙江山阴人。生平与袁枚未尝相见,而极为倾倒。童珏所著诗,袁枚为编成十二卷,可见同行惺惺相惜之意。
  商盘与刘鸣玉为同乡,从刘鸣玉翻商盘《菜花》诗意来看,他们之间应该有诗歌上的交往酬唱。商盘在《质园诗集》卷二十五《舟夜怀人绝句》中有专门怀念刘凤冈的诗,诗下小注云:“刘凤冈向入唐莪村(按,即唐绥祖,扬州人)先生幕府”。商盘自京赴粤的途中,依然怀念同乡刘凤冈,可见他们之间的交情之深厚。
  童二树,与商盘亦是同乡,袁枚虽然没有提及童二树与商盘的交往,但《质园诗集》中有以下几首写到了商盘与童二树之间的诗歌酬唱:《酬童璞岩》(卷十二)、《和童璞岩拥絮吟》(卷十五)、《借庵藏书图歌,寄童二树》(卷十九)、《为二树山人题赵秀才古余花卉遗画》(卷十九)等。兹录卷十二《酬童璞岩》(共二首,其一)如下,以见商盘的宦海之意以及思念故乡之情:
  萍踪宦海往来潮,桑梓浑如万里遥。未有风云生杵臼,可无金错报琼瑶。
  名山是处藏全箧,流水何心送大瓢。巨刃摩天容易见,莫矜翡翠点兰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