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湘潭大学 - 《湘潭大学报》

“三痴”:“报痴”“市痴”“校痴”

作者:■《湖南日报》湘潭分社社长 曹 辉    
2015-11-15     浏览(65)     (0)




  感谢母校给我这个机会,我就讲三个“痴”吧,分别是“报痴”、“市痴”、“校痴”。
  首先是“报痴”。我现在在《湖南日报》工作,其实在31年前就注定了,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三个“偷”报纸的故事。第一次是小学四年级,我父亲是校长,订了《湖南日报》和《文萃报》,都放在隔壁办公室。
  下课我就偷偷去隔壁看报纸,常被老师撞到,还以为我在偷东西。所以说,1984年就注定我是 《湖南日报》的一员,1996年大学毕业就进入了《湖南日报》社。第二次是初中,在同学家发现角落有一张报纸,就扯出来看,没想到那张报纸是用来垫鸡蛋的,结果这么一扯,把他家的鸡蛋都打碎了。第三次是在高中了,也是跑到老师家里拿报纸看被误会。所以说,我从小就跟报纸有缘,30多年了只对报纸情有独钟。
  再讲这个“市痴”,也就是对湘潭市的热爱。我生在湘潭,学在湘潭,对它怀有感恩之心。任湘潭分社社长以后,我就全身心地投入对湘潭的宣传报道之中,因为把湘潭宣传好,就是我的使命。去年发稿425篇,今年应该会突破500大关。在前一阵子突破400大关的时候,湘潭市主要领导回复我:“非常感谢您为湘潭传递了正能量,弘扬了主旋律。湘潭人民感谢您。”所以,作为记者,不论你在那个职位上,都要怀着感恩和敬业的心做好新闻报道。
  最后是“校痴”。如果母校要评“杰出校友”,那我肯定榜上无名,但要评“十大铁杆校友”,那我肯定上榜。1995年,我在《三湘都市报》实习的时候,就开始发母校的稿子,写过一个“平凡人的故事”,讲的是姜书阁先生的故事。去年在《湖南日报》给湘大发稿量占到湘潭分社的六分之一。在座的小鲜肉们,走出三道拱门后,走入工作岗位后,就要带着一颗对母校感恩的心,我们要为母校感到骄傲。母校是我们的精神家园、心灵皈依。
  (学生记者 李鑫智 根据录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