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东大学 - 《鲁东大学校报》
健全机制 积极创新 提高学生党建工作规范化水平
作者:地理与规划学院学生党支部
积极探索和创新学生党建工作,是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的一项紧迫任务。地理与规划学院本科生党支部积极创新学生党员的政治思想教育模式、组织工作方式、实践锻炼形式,在党员教育管理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学习型党支部的建设思路,为基层党建工作注入新活力,推进了高校党建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形成了高校基层党建工作长效机制。
一、规范程序,健全制度,党支部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完善党建工作制度,加强规范化进程。学生党支部严格执行党建工作的各项制度,执行刚性制度不变通、不走样。守纪律、讲规矩、讲原则,让制度意识和规矩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与行、落地生根。做到各种档案齐全、完备,资料完整、详实,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有据可查。在2015年的烟台市委基层党建工作检查中,受到肯定和好评。
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把好党员“入口关”。支部在党员发展工作中,关口前移,形成选优、育优、推优三段式工作模式,构建同学、党员、班主任、辅导员、党支部共同参与的五级推优平台,组成了多重覆盖的立体评议网络,全面反映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的现实表现,使“推优”工作更加客观公正,打造出“推优入党”工作新格局,确保了党员发展质量。
完善考评体系,加强考核监督,把好党员“管理关”。依托学校党建创新工程立项课题,支部建立了学生党员量化考评体系,制订了《学生党员日常教育管理考核实施方案》,坚持日常考核与集中评议相结合,对党员进行全方位、多层次考察,作为党员评优、评奖、教育转化和处置的重要依据。另外,支部还通过公开党员基本情况、要求学生党员佩戴党徽、设置党员先锋岗等方式,亮明身份,让群众对党员进行监督。
二、进一步提升党员理论修养和在党意识,加强支部班子建设
做好支部委员队伍建设工作。为适应当前高校党建工作的新发展、新要求,学生党支部大力加强班子建设工作。由优秀学生党员担任支部副书记和委员,在实践中培养和锻炼,形成了一届带一届的梯队建设机制,解决了人手不足、队伍断层的问题,使支部工作“长流水”、“不断线”。
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党员在党意识。支部不断创新党员教育方式方法,使党员受到潜移默化的陶冶和教育。建立黑板“时政要闻窗口”,每日更新,进行时政知识“快餐式”教育;定期开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三严三实”等教育专栏,进行专题教育;利用学院的读书广角,设立“党员书柜”,大兴读书之风,浓厚读书氛围。支部还定期发布推荐书目,要求党员进行阅读,形成“读书名录”张贴公示;支部还定期举办时政论坛、书评会、读后感交流会和优秀学生党员事迹报告会,交流学习体会,不断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在党意识。连年来,在学校组织的党校培训结业考试中,平均分均在80分以上,位居全校前列。
三、狠抓载体开拓创新,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营造特色鲜明的党建文化
大力实施学生党员“形象工程”。支部不断创新党建活动形式,通过创设各种平台,构建以党建系列活动为载体的“形象工程”,强化学生党员“旗帜”意识。通过党员奉献日、党员责任区、党员志愿服务队、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寝室等平台和展示窗口,用实际行动展现共产党员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
凸显以专业技能为特色的实践锻炼形式,成效显著。支部结合专业特点,组织学生成立GIS科研小组,每年举办GIS节、大学生科技学术论坛,指导学生党员申请立项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参加全国专业技能大赛和大学生创业项目,使技能比赛常态化、规范化,以赛促学,彰显专业特色。三年来,我院学生在党员带领下共成功立项大学生基金课题101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4篇,获得各类竞赛奖项40余项,包括2013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际级一等奖、第八届“挑战杯”山东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特等奖、第五届全国高校GIS技能大赛第一名,其中雷宝同学参加第九届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入围优胜奖,获得了83万美元的资助。已毕业的118名学生党员中,有64人考取了硕士研究生,40人考取了公务员、选调生和事业编岗位,所有党员百分百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