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上午,“同行万里路,共筑大学梦”基础学院2015迎新始业教育讲座正式拉开帷幕。钱国英副校长在基础学院素质拓展中心以“感知社会责任,快乐学习成长”为题,明确提出大学是人生最为重要的学习阶段,热心指导新生合理规划大学生活和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指导新生学做人、学独立并且快乐成长。
讲座伊始,钱国英以自己的大学生涯为例,强调了大学阶段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大学不同于高中,大学阶段的学习特别强调自主性和独立性,所以同学们一定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样才有助于自身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的形成。”因此,钱国英希望新生做好必要的心理准备,不能因进入了大学而在学习态度上有所松懈,应早日明确学习目标,全身心地投入到大学学习中。
而后,钱国英从三个方面对“责任与成长”进行了全面解读,指引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角色转变带来自身责任的变化。
大学学习的核心是学会学习,学生要注重培养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钱国英在讲话中提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只依赖课本或老师,要学会从多个途径获取所需知识,在找到适合自身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学会学习。她谈道:“大学不光只是学习知识,最为重要的是你能通过知识的学习学会学习,并且能够凭借这样的学习能力在日后有所作为,使其为你的成功提供不竭动力。”钱国英强调,学生在大学期间应注重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要依靠他人的敦促,要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教学平台、实验室等资源,学会独立思考、自主学习。
大学教学的首要目标是让学生感知责任,学做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进入大学不仅代表着身份的转变,社会责任也随之而来,学生需要肩负起未来创新和改造社会的责任。“大学是学生走上社会前的重要学习阶段,学校的责任是培养学生成为对社会有所贡献并富有责任感的人,而这个责任主要以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先。”钱国英强调。
钱国英提出,当前社会最需要的是具有创造力的人才,我国综合国力虽有大幅度提升,但在创造、创新能力方面仍显不足,如中国诺贝尔科技奖的空缺、世界知名品牌的紧缺,以及当前产业技术结构主要依赖进口等等,这些方面无不反映了中国制造急需向中国创造转变,我国亟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现状。因此,钱国英寄望新生能够在四年的大学时光中好好学习,全面发展,提高个人能力,努力提升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拥有质询“1+1=2”以及勇于探究“1+1≠2”的科学探索精神。
做人做事做学问应以“做人”为先,健全人格才能快乐生活。“社会在不断发展,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压力也就越积越多。我们在这样的社会中需要快乐,在大学里我们需要让自己成为一个快乐的人,要学会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以快乐的心态面对挑战,面对世界。”钱国英建议学生在大学里要不断调整和省视自己的心态,培养快乐的人格和阳光的心态,成为一个快乐学习、快乐成长的大学生,这样才能更为积极地去面对各项挑战。
最后,钱国英祝愿每位新生都能在四年的时间里学有所成,毕业后展翅翱翔。
(林禾禾 沈佳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