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建华院长在人才培养工作会上所作的报告从战略的角度,着眼长远,把握人才培养规律,尤其是指出了我们学校目前的成绩与存在的主要问题,全面、深入,有针对性。报告提出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学校中心任务来抓,让广大教职工对人才培养的认识更明确清晰。
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应具备:1.清晰的思维和良好的写作能力;2.以批判的方式系统地推理的能力;3.形成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独立思考能力;5.敢于创新及独立工作的能力;6.与他人合作的能力;7.理解和掌握信息的能力;8.辨识能力;9.熟悉不同的思维方式(定量、历史、科学、道德、美学);10.某一领域知识的深度;11.观察不同学科、文化、理念相关之处的能力;12.一生求学不止的能力对于如何培养一名优秀的大学生,我认为首先应该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完善自我。其次,引导他们努力学好专业知识,并认识到人生的价值不是用时间来衡量,而是深度。在大学里,学习仍是大学生的首要任务,大学是我们大学生走向社会的大平台。这里的学习是为了增加知识的容量,是为了更好地应用于未来的实践。如今是人才、知识竞争的时代,知识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决定着一个人的工作定位,只有掌握了社会发展所需的专业技能,以丰富的专业知识去迎接时代的新挑战,才能真正意义上的去参加经济建设。最后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学会做人,把握好大学四年的时光,不断改进和完善自我,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
机电工程学院为了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立足专业,采取了系列新举措。一是加大实习力度。安排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到丹江口水电站跟班实习,安排自动化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模具方向学生到东莞高训中心实练,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到十堰第二汽车制造厂实习,为了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我们大力投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二是搭建机器人学科竞赛及科研平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赛代练,效果显著,并让优秀学生到市政府装备制造决策部门实习半年,了解中山市智能制造总体发展趋势。智能系统及应用、智能家居二个研究团队也让高年级学生参加科研,从而大幅度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水平。三是助力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结合机电学院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的技术岗位要求,针对这些岗位所迫切需要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职业资格证书,我们将考前培训转为公选课,避免学生为学习再次付费,同时使得参加培训并顺利通过考证的学生数倍增长,切实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此外,机电学院实验室也在大力扩展和不断完善,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验学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