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报》

教师版

2015-06-30     浏览(79)     (0)

调查显示,我校教师普遍认为实践动手能力和自学能力是应用型人才的首要必备要素,多数文科老师认为“现场演示教学”是最符合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方法,而多数教师认为加强实验实训是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最重要途径。同时,多数教师认为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是影响我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主要问题。



















  (一)实践动手能力和自学能力是应用型人才首要必备要素
  调查显示,我校教师普遍认为实践动手能力和自学能力是应用型人才必备的首要要素,文科老师认为应用型人才必备的前三位要素是实践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理工科老师认为必备的前三位要素是自学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图1应用型人才必须具备的要素(限选3项)
  (二)多数老师对现有专业课教学内容表示满意
  调查显示,66.35%的老师认为现有专业课教学内容是合理的,持相反观点的老师占22.45%,说明我校现有的专业课教学内容还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
  图2老师对现有专业课教学内容的满意度
  (三)多数文科老师认为“现场演示教学”是最符合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方法,理工科老师偏向支持“案例分析”
  如图3显示,52.1%文科老师认为“现场演示教学”是最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选择该项的人数远远高于其他选项。38%的理工科老师选择“案例分析”,所占比例最大,但同时与选择“现场演示教学”和“讲授式教学”的人数比例非常接近。这说明理工科老师认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该是多种教学方法的均衡结合,而文科老师对于“现场演示教学”格外青睐。
  图3最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
  (四)校外实践课是我校教师加强实践性教学的首选调查结果显示,“对于选择加强实践性教学途径”,校外实践课是我校老师的首选,其次是提高实践能力在考试中的比例。这说明我校老师普遍认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能脱离社会,通过校外实践,有助于培养能适应社会需求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增加实践能力在考试中的比例,可以促使学生树立加强实践能力的意识。
  图4加强实践性教学的有效途径(限选2项)
  (五)多数老师认为个人科研成果只有部分能运用到教学工作当中调查发现,仅有27.65%的老师表示能把研科成果运用到教学工作中,66.30%的老师选择“部分能”,说明我校教师的科研成果与教学工作的结合度可以进一步加强。
  图5您的科研成果能否运用到教学工作当中
  (六)大部分老师具有所在专业的行业实践经验调查显示,我校文理工科老师具有所在专业的行业实践经验的人数比例分别达到81.20%和66%,老师普遍拥有在自身专业的行业实践经验,这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师资基础。
  图6您是否具有任教专业的行业实践经验
  (七)多数教师认为加强实验实训是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最重要途径受访教师普遍认为提高学生应用能力途径主要是加强实验实训,其次是参加实习见习。而选择撰写论文报告和参加社团活动的比重相对较低,这表明大多数老师较不认同这两种途径。
  图7能有效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途径(限选3题)
  (八)多数教师认为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是影响我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主要问题调查显示,多数老师认为影响我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主要问题在于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这说明,我校的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还有继续完善和改进的空间。除此之外,人才培养方案、实验教学、校外实训这三项虽然不及前面两项的比重高,但也占四成以上。
  图8影响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主要问题(限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