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江苏科技大学 - 《江苏科技大学报》

我与两位二战老英雄的合影

作者:陶亚男    
2015-06-30     浏览(74)     (0)

作者珍藏了一张58年前与苏联元帅伏罗希洛夫和朱德共同的照片,讲述了沈阳第一机床厂在建国初期的情况和自己在其中的工作经历。回忆起当年向伏帅敬赠车床模型的经历,以及自己的成长经历。

                             左一为陶亚男,右一为伏罗希洛夫,右二为朱德

    我有一张最珍爱的老照片,那是58年前的1957年,我在沈阳第一机床厂工作,正值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的朱德元帅陪同苏联国家元首、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克·叶·伏·罗希洛夫元帅来厂访问,我代表全厂向伏帅敬赠“车床模型”的情景,当时被记者拍照下来的。前几天,江科大离退休工作处的小周同志看到这张照片后异常惊喜,并让我讲述有关这张“老照片”的故事。
    1957年是我在沈阳第一机床厂工作的第三个年头。沈阳第一机床厂是新中国建国初期,苏联援建中国的156个重大工程项目之一。当时中国经济建设方针是“优先发展重工业”,而在重工业中又以机械工业为先导,在机械工业中则以生产“工作母机”——机床为首业。而在诸多机床,如车、铣、刨、磨、钻、搪床等等之中,又以车床占领先地位。沈阳第一机床厂就是专事生产车床的企业,亦足见其厂在当时中国经济建设中的“独领风骚”的地位。
    1957年四月份,伏帅率团访华,受到国家最高规格的礼遇。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中国党政领导人亲自到机场迎接,由机场驶向城里中南海,一路受到数十万群众的夹道欢迎。在北京结束一系列活动之后伏帅一行便到外地参观访问。首访就是当时中国的重工业基地东北的重镇沈阳。当得知朱德元帅将陪同伏帅参观“沈阳一机床”时,大家心情都特别激动。厂子的生产活动必须正常进行,所以只能指派一些员工代表与工厂党委书记、厂长等厂领导参加迎接会见。我是非常幸运的,不仅是员工代表,而且被指定向伏帅敬赠我厂生产的产品车床的模型。知道这个消息后,我的心情异常兴奋和紧张。作为一个共产党员,我深深地知道是苏联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马列主义,在中国长期革命斗争中一直得到苏联的支持和帮助;在抗日战争中的1945年,苏联在对德战争胜利后又迅速出兵我国东北歼灭顽固的日本关东军,解放了我国东北版图;新中国成立后,苏联又援建我国156项重大工程项目。因此中苏关系被毛主席称之为“伟大的友谊”。伏帅一行来厂后,我跟随厂长和党委书记参加了会见,并把“车床模型”敬赠给了伏帅。我懂的俄语不多,也没太听懂他们在说些什么,不过看得出来,伏帅是很高兴,朱德同志也在一旁微笑着。我的心本来是忐忑不安的,但是两位元帅的笑容却使我不安的心得到安慰而平静下来。也许有人会问,工厂那么多人为什么偏偏由你来向伏帅献礼呢?我想,可能是因为我工作比较认真努力,被评为工厂的“先进工作者”之故。另外一个原因么,我当时仅二十岁出头点,是个在上海学习工业管理专业毕业分配到沈阳工作没几年的女学生,在人们心目中我是一位文静清秀的年轻的江苏姑娘吧!
    58年过去,弹指一挥间。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当我再看到自己与二战中的两位老英雄的身影定格在一张照片之中的时候,心潮澎湃,难以言表。伏罗希洛夫同志是苏联武装力量的积极建设者,卓越的统帅。在二次世界大战对德战争中,他是以约·维·斯大林为首的最高统帅部的成员,为抗击和战胜德国法西斯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朱德同志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历任八路军、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在中国抗日战争中建树了不朽的功勋。我今年也已是年逾8旬的耄耋老人了,当我再次手捧这张“老照片”时,当年两位老英雄的影像依然萦绕于我的心怀,使我久久不能平静。
(离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