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绍兴文理学院 - 《绍兴文理学院报》

徐光宪的桑梓之情

作者:●何信恩    
2015-05-25     浏览(215)     (0)




  一个在中外科技界享有盛誉的大师专程回到故乡参加他只念过一年书的母校校庆,并且谢绝了主人为他预定的游览安排,风尘仆仆地为故乡的教育事业奔忙的动人情景,给接待人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位大师就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中国化学学会理事长、亚洲化学联合会主席、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徐光宪教授。
  2001年8月,为筹备稽山中学庆70周年,我随母校领导专程去京拜访了徐先生。8月8日下午3时,在海淀区篮旗营小区新落成的院士楼中,我们终于见到了这位大名鼎鼎的老校友。
  面对来自家乡和母校的客人,这位年逾八旬的老人就象回到了天真烂漫的少年时代。谈及家乡的山水人物、风土人情、风俗习惯,他的记忆十分清晰,乡音十分纯正。然而他的眼睛中流露出非语言能表达的对故土的眷恋。“更哪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人生难忘的事情太多了,但最令他难忘的还是在故乡的起步。
  1920年11月7日,徐先生出生在绍兴城里宣化坊的一户小康之家。父亲徐宜况知书达理,忠厚善良,是绍兴著名的围棋国手,和笔者外祖父谢尧佐先生多有交往,所以光宪先生曾客气地说他和我之间属于“世交”。母亲出身书香,贤淑敏慧。宣化坊座落在府桥附近,是一条窄窄而悠长的石板小巷。石台阶,石门框,两扇乌黑的杉木实榀台门内,就是徐光宪的家。从宣化坊出来就是府横街。在绍城的老街中,没有比这条街历史更为悠久了。40多年前,笔者的童年时代就是在这条街上度过的。一切都和徐老的童年时代相仿佛;大帝庙里捉迷藏,风雨亭上忆女侠,府桥头的菜市,桥头左侧的茶店,姚永春的灯彩,赵阿三的竹器……还有那所龙山小学,童年的徐光宪和我都曾就读于此。虽然他比我年长许多,是经历过两个时代的人,但谈起故乡的风俗,总有说不完的共同话题。
  尽管他一年到头的日程排得满满的,但当他知道我们的来意后,一口应允来家乡参加母校的盛典。他清楚地记得那一年(1934),浙江省举行中学生数理化竞赛,全省各地派了400名选手去省城参加比赛,他一个14岁的初中生居然名列第二。闻讯之后,他高兴地在地上连打了个几个虎跳。按规定,凡是在这次比赛中得奖的,可以免试进入一所高中,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稽山中学。第二年(1935),他作为保送生进入稽山中学。如果不是由于父亲早逝,家境急转直下,母亲从谋生的角度一再催促他转学去就读职业中专,他是一直能够读到底的。
  为了表示对母校七秩大庆的祝贺,他早早地寄来了贺词:“发扬爱国勤学尚德强身校风,再创中华名校辉煌。”显然,在这位学者的心目中,稽山中学就象他辛勤服务了半个多世纪的北大一样,是一所“中华名校”。
  2002年9月21日,在稽中70周年庆典大会上,当校领导介绍到这位著作等身、硕果累累的老校友时,全场爆发出暴风雨般的掌声。他站起来愉快地从校长手中接过了特聘教授证书,就象当年他在哥伦比亚大学从导师手中接过博士证书一样庄重。
  面对日新月异的校园景色,他在兴奋之余也陷入了沉思。他亲手在校园植树,希望稽中的学子也象当年的前辈一样,成长为一棵棵参天大树。
  他兴致勃勃地参加了母校主要创始人邵力子先生的铜像揭幕仪式,对师生代表的发言赞许有嘉。
  作为绍兴文理学院的特聘教授,他对学院的发展十分关注,特地要我们陪同他前往该院视察。他仔细地听取了学院领导的情况介绍,一一记在笔记本上,对其中的细节还一再追问,直到完全弄清楚为止。冒着蒙蒙细雨,他察看了学院的每一座新建筑,对文理学院的发展远景十分赞赏,与此同时,也毫不保留地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并且一再表示要为该院的发展献计出力,使之早一天升格为绍兴大学。
  临行时,他还透露了隐藏在心底的一个宿愿:为了能“常回家看看”,要在绍兴觅一处属于自己的永久性住所。是啊,树高千丈,叶落归根,野人怀土,小草恋山。何况像徐光宪这样始终对故乡一往情深的地地道道的绍兴人。
  去年上京拜访他时,我曾将我的一本描写绍兴乡土风情和人物掌故的小书《绍兴文史漫笔》送给徐先生。想不到百忙之中的他竟从头至尾都看了。这次见面,他一再提到这本书,这绝不是因为这本书写得特别好,而是因为它能聊慰他乡游子的思乡之情。
  2007年10月11日,笔者陪市领导专程赴京,邀请徐先生来绍参加纪念蔡元培诞辰140周年活动,并担任绍兴市蔡元培联谊会顾问一职,徐先生慨然应允,亲笔题签了《徐光宪文集》相赠,并于次年1月8日来绍参加活动,在会上发表了热情漾溢的讲话。
  2009年1月10日,中国各大报均在头版头条刊登了徐光宪获得中国最高科技奖的消息,并配发了新华社记者邹声文写的介绍徐光宪事迹的文章:人淡如菊。
  2015年4月28日,徐光宪先生在北京去世,享年95岁。笔者在徐先生的灵堂前敬献挽联一幅:业重如山,学界痛失稀土父;人淡似菊,乡贤不朽有徐公。
  徐光宪先生,你是我们绍兴人的骄傲,是我们当代绍兴人学习和效仿的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