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9日,由中华艺术宫和中央美术学院共同主办的“历史的温度——中央美术学院与中国具象油画”大展在上海中华艺术宫隆重开幕。展览秉承“研究历史,继承传统, 关注当代,放眼未来”的宗旨,展现了中央美术学院在20世纪中国美术发展和“央美油画学派”的建立中所具有的历史担当。
“在中国油画的百年历程中,中央美术学院包括它的前身国立北平艺专和延安鲁艺在油画的研究创作和教学上占有代表性的位置。”院长范迪安在展览开幕式致辞中表示,此次展览通过梳理中央美术学院油画创作群体及其丰硕的创作成果,来展示央美几代油画家所做的贡献,有利于对油画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形成更加透彻的认识,以及在今天新的文化条件下弘扬优秀的艺术传统,推动中国油画和中国美术新的发展。
党委书记高洪在“历史温度:中央美术学院与中国具象油画”学术研讨会上指出,作为中国美术史和中国美术教育史的重要缩影和代表,中央美术学院在即将迎来建校百年之际,举办这样一个大型展览,旨在通过梳理油画历史发展,来启发我们共同回答两方面的历史课题,即如何继承与汲取百年历史发展传统,更好的承担历史责任;如何面向未来,继承一代代美院人的使命,不断地孕育大师、创作经典、培养人才。今后,学院还将继续对其他各个专业进行学术梳理,努力开创中央美院的百年辉煌。
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陈东,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艺术总监滕俊杰,中华艺术宫馆长施大畏,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副书记、秘书长徐里,中国美术馆副馆长谢小凡,中央美术学院老一代艺术家钟涵、邵大箴、杜键、袁运生、闻立鹏、孙景波、孙为民、戴士和,副院长苏新平,以及京沪两地油画界、理论界艺术家莅临展览开幕式并参加学术研讨会。
本次展览以中央美术学院收藏的20世纪具象油画珍品为主体,以及中国美术馆、徐悲鸿纪念馆、中华艺术宫等机构和艺术家的藏品,共计300余件。这也是中央美术学院建院以来第一次如此大规模地将院藏精品面对社会公众进行系统展示,其中绝大多数作品是首次离京赴沪展出,也是首次公开展出。展陈空间涵盖5个展览大厅,2000多平方米,成为中华艺术宫开馆以来所推出的规模最大、最具文献价值的油画艺术大展。
作为20世纪中国美术教育体系中最为重要的高等美术院校,中央美术学院在中国的具象油画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央美术学院许多著名油画家创作了具有鲜明时代感的代表作品,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变革发展和时代文化主流。研究具象油画与中国社会发展的密切关联, 及其在20世纪的发展变化,是一个意义深远的学术课题。展览共分为六个部分展出,分别是新学启蒙、国家叙事、本体精研、当代关切、中央美术学院藏外国具象油画原作及研摹作品和写生与素描等版块。
策展人殷双喜先生认为:“此展是对20世纪中国写实性油画的一次系统性梳理,从学术的高度研究这些作品发展变化的脉络,不仅对于当代学院美术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当代油画创作和社会公众的审美教育,也有很大的现实意义。这表明,艺术史是活着的历史,在后人以新的角度进行观察和深入研究的过程中,艺术获得了持续的生命力,从而与当代人建立起新的精神联系,使艺术史成为有温度的历史。”
据悉,本次展览展期长达3个多月,从2015年4月30日至8月2日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之后,展览将移师中国多个重要城市进行全国巡展。目前计划巡展的美术馆分别为:南京金陵美术馆、广东美术馆、山东美术馆、青岛美术馆、湖北美术馆、宁波美术馆、石家庄美术馆、莞城美术馆等,最后一站将落户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宣传部 徐新立/文
艺术中国 艺讯网 美术馆/图
“历史的温度:中央美术学院与中国具象油画”大展展场
嘉宾集体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