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授推荐意见:大学生应该多接触人类文化经典,不要搞知识“拼盘”,要读一些相对公认的基本的好书,而且要通读。阅读经典,要的就是那种了解、思考、涵养的过程,这是精神成长的必须途径。由于时代隔膜,经典都不太好读。阅读经典需要沉下心来“磨性子”,有一份超越,有一份尊崇,尽可能调动自己的感觉与灵性去接近、去理解,就能深入堂奥,高雅的兴趣就会慢慢培养出来。
[古希腊]柏拉图著,郭斌和、张竹明译:《理想国》,商务印书馆,1986年
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8-347)是古希腊哲学家,他创立的“学园”是西方最早的哲学学校。柏拉图对整个西方哲学及文化有本源性影响,甚至认为后世整个西方哲学发展都是对“柏拉图问题”的不断阐释。《理想国》涉及面极广,可以重点阅读其中关于“正义的本源”、国家和政治哲学的部分。书中采用对话体,在他与他的老师苏格拉底的对话中展开。
[古罗马]马可·奥勒留著,何怀宏译:《沉思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沉思录》是一本反思和自励的书。马可·奥勒留主张遵从自然、按照人的本性去生活,人的生命应该同宇宙的目的相协调,在实现神圣目的过程中也实现自己的目的,这样的人生才臻于至善。《沉思录》顾名思义,是要“沉思”,利用理性的力量来规范自己的心理与言行,讲求尊重、顺从和虔诚,追求摆脱了激情和欲望的达观生活,做一个正直和高尚的人。阅读这本书可以领略西方古典哲学的某些韵味,在宇宙观、人生观等一些哲理上体会古今中外相通的精神。
[英]莎士比亚著,朱生豪译:《哈姆雷特》,多种版
本莎士比亚代表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戏剧艺术的高峰,他对欧洲历史变迁的展现,对近代人内心生活丰富性与复杂性的揭示,以及对戏剧结构和语言艺术的创新,长久地影响着西方人的精神生活以及整个西方文学艺术的发展。近代西方几乎所有新的文艺理论问世,都离不开对莎士比亚所作的阐释,乃至形成了一门专门的学问叫“莎学”。莎士比亚已经成为西方文化的一种象征。莎士比亚惯于使用修辞色彩很浓、意味繁复而又适合舞台朗诵的句式,把他的文字当作诗来读,就能得其神韵。
[法]卢梭著,何兆武译:《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1980年
卢梭是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和文学家,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启蒙者之一。《社会契约论》主张人生而自由平等,国家只能是自由人民的自由协议之产物,如果自由 被 强 权 剥夺,人民则有革命的权利。此书在法国大革命中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卢梭的《忏悔录》可以作为辅助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