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的网络文化活动真精彩,给我们很大的启发!”
“原来在网络上可以开展这么多活动,西华在这一方面走到了前面。”
“易班熊很可爱,很接地气,易班的功能真强大!”
全省高校创新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现场会暨2015年度宣传思想工作研讨会期间,与会代表在参观易班学生工作站和西华大学创新网络思政成果展时赞不绝口,纷纷对我校开展的精彩纷呈的网络文化活动竖起了大拇指。
近些年,我校致力于以网络文化为代表的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园里营造出了一种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氛围,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强烈地感受和体验到浓厚的文化熏陶,从而净化灵魂、陶冶情操、塑造品格。通过广大师生的积极参与和不断实践,学校营造出内容丰富、特色明显、百花齐放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
精心打造的网络平台
网络已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块新型阵地。多年来,我校一直高度重视网络建设与管理,按照“建好校园网、用好新媒体、试点社区网”的基本思路,组建西华大学网络文化工作室,统筹门户网、新媒体和西华大学易班建设,指导校内网络文化社团开展工作。2015年该工作室入选教育部首批“网络文化工作室”培育项目。
学校致力于建设内容丰富、规范有序、引导力强的门户网。2009年学校在宣传部设立了网络宣传科,2011年成立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领导小组,出台了一系列网络建设管理方面的文件,明确了宣传部门在网络内容建设方面的牵头职责,改变了过去多头管理、职责不清的局面。同时,每年划拨经费用于学校网络内容建设,完善了二级单位网站建设申报、审批、检查、资助、评比体系,建成了以校园主页为中心,各二级单位网站为依托,新闻网为重点,专题网站为补充的校园门户网站。门户网内容丰富,涵盖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真正做到了校园生活信息“一网打尽”。新闻网每年发布各类新闻、信息2000余条,年点击量达到150余万以上。新闻网已经成为师生了解学校动态、获取信息和社会各界了解认识西华大学的一个重要平台和桥梁。“西华新闻网”、“西华青年网”先后入选教育部“全国高校百佳网站”。
“学生在哪里,我们的工作就应该开展到哪里。”学校主动作为,2010年开始建设“西华大学官方微博”,2012年开始建设学校官方微信,并组建了新媒体运营中心和新媒体联盟,将全校各级组织的微信、微博登记备案,纳入统一管理和整体运营。西华大学官方微博每天阅读量约15万,每月影响力保持全国前100名。在2014年四川微博发展微盘点中,我校官方微博位居最具影响力校园微博第3名;在《中国青年报》全国普通高校微信公众号排行榜中,我校官方微信常年稳居前70位,最高名次第33名,其中《令人疯狂惊艳的西华美秋》单条微信排名全国第21名,位于四川高校前列。
在教育部思政司、上海市教卫党委和四川省教育厅的关心支持下,2012年4月我校依托易班的技术平台,作为沪外第一所全面推广高校,开始试点建设西华易班。学校通过科学的建设规划、完善的制度保障、生动的宣传推广和丰富的内容建设,让易班在西华生根发芽。经过三年的建设,西华大学易班注册用户超过6万人,日均访问量达到2万多人次,注册人数居全国高校第一,用户活跃度一直名列全国前茅。在易班上,你可以进行奖助学金评定、就业辅导、心理咨询预约、新生入学业务办理,还可以看到各类通知公告、就业信息、在线广播、在线电视等。不仅如此,易班手机客户端还能方便地查询一卡通余额、课表、成绩、空教室、图书借阅、学术报告、学校活动等情况和学校电话、校历、校车时间。易班已经成为学校学生事务管理、新闻信息发布、文化活动组织、师生教学互动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
西华大学易班建设多次得到上级表彰。2013年,杜玉波副部长来川调研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时,专门听取了学校关于易班建设的汇报;教育部思政司易班工作推进会在我校召开,学校被授予“易班建设示范基地”。“西华易班资源分享系统”荣获“易班十佳特色应用”。2013年,西华易班入选教育部“百佳网站”和“优秀网络社区”。2014年11月,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在上海联合召开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场经验交流会,会上学校还成为了首批八家易班全国推广合作单位。新华网、《四川日报》等媒体纷纷报道了学校易班建设工作。
独具特色的网络社团
“你们在网上做的互动活动真精彩!”
“我看到你们发的微博预告了,真不错!”
过去的活动都需要场所,参加活动的人员也有限制,而现在大部分活动都是线上线下相结合,活动参与人员更多更广。在学校的鼓励支持下,各类学生网络文化社团如雨后春笋般诞生,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成为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西华易班学生工作站于2012年4月正式成立,工作站结合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目标,组织各类网络文化活动,并采取线上线下互动结合的形式,丰富校园网络文化,加强全校各学生组织、学生社团、学院团委团学活动在西华大学易班上的交流管理,同时注重在易班上发展与其他兄弟高校的友好关系。经过3年的建设,易班学生工作站取得了极大的成绩,两次被教育部易班发展中心评为优秀易班工作站,工作站站长连续两年被评为十佳站长。
西华大学网络创新团队基于新版易班、新版易班手机客户端,开发符合学生的功能服务、轻应用、APP软件。目前,团队已经开发了“西华资源分享系统”、“西华电话本”、“西华签到系统”、“西华报名系统”、“西华广播”、“西华电视”等与学生生活、学习密切相关的网络应用,还开发了“学工通知公告”、“成绩查询”、“图书查询”、“我的余额”等易班手机客户端菜单功能,在学生中反响较好。
西华大学百度贴吧不仅是供校内校外吧友交流的平台,更是外界了解西华的重要渠道。自由,诙谐,丰富多彩,它以这样一个全新的角度展示西华学子的勃勃生机。
学校还成立了新媒体运营中心,组建了新媒体联盟。新媒体运营中心主要负责西华大学官方微博、西华大学官方微信、西华大学微博协会等平台的运作。社团依托校内传统媒体平台与新闻网,通过图文、语音、视频等形式,以最权威的内容、最独特的策划、最生动的风格、最贴心的服务,展现西华师生风貌,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活力的校园氛围,用青春的力量宣传学校的亮点特色。新媒体联盟是西华大学校内各单位和学生组织共同发起成立的新媒体交流和资源共享平台,包括各学院、校团委、学工部、学管会等具有影响力的27家校园新媒体。
西华大学舆情研判小组以网络为根据地,关注时事热点,监控校内外舆情。监控采取技术筛查和人工检索相结合的方式,全天轮流值班,覆盖微信、微博、西华大学易班、点击论坛、百度贴吧、各大社区、各大论坛等网络平台。发现舆情信息后及时准确地向上级汇报舆情信息,做好初级研判,引导舆论走向,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在维护学校网络形象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传统的学生社团也纷纷触网。记者团除参与《西华大学报》、西华大学新闻网的新闻采写,还制作电子杂志《四年》和《新闻周刊》,用学生独特的视角去解读校内新闻。西华广播Young Radio顺应网络时代传播需要,建立了西华广播官网,全面展示了西华广播的风采,包含了节目点播、留言板留言及点歌台点歌等功能,加强与听众的互动交流。2014年3月上线的蜻蜓FM,实现实时同步直播。西华广播官方微博最近一次发起原创话题阅读量超过29万,“西华小麦”的网络形象深入人心。西华教育电视积极拓展网络宣传平台,创设了西华教育电视官方网站,将录制的新闻视频上传,同时,还利用易班、微博、微信来扩大影响,在各类主流视频媒体如腾讯、优酷等上传节目,拓宽播出平台。
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活动
“西华大学‘校园好声音’夺得全国冠军了,真棒!你是四川的骄傲!”
“西华真牛,竟然过五关斩六将,最终获得了全国第一!”
……
近日,西华大学“校园好声音”夺得全国冠军的消息在校园内、学生家长和校友之间广泛传递,大家都为我校获得这一殊荣而高兴、自豪。
在此次全国高校校园好声音活动中,我校共有近700名学生通过易班提交音乐作品参赛,并获得了140万网络票数支持。这只是我校丰富多彩的校园网络文化活动之一。微电影创作大赛、公益广告大赛吸引了很多学生参与。每年学校还派出优秀学生参加教育部、易班网组织的夏令营、冬令营。
西华秋韵文艺晚会、高雅艺术进校园、吴小莉来校作报告,各类活动学生都可以通过易班了解活动预告和活动情况、获取活动入场券,并可以通过易班为活动投票,还可以热议活动的组织和内容。
去年年底,学校举行了第十二届学生美化寝室大赛,大赛通过易班和官方微信投票,共评选出了包括十个“五最寝室”在内的204个获奖寝室和管理学院等十个先进集体,参与人数达34000多,为历年之最。
今年3月,为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收集师生中的优秀创意,学校举行了首届易班APP创意创新大赛,面向全校征集贴合师生需求的应用设计,得到全校师生的积极响应。比赛征集到了来自各学院学生创业团队、班级团队以及个人创意方案共102项,吸引了无数创新团队进行研发。学校将订餐、二手物品交易、失物招领、健身预约等应用纳入开发计划。
我校非常注重线下校园文化活动与线上易班的组织展示相结合。易班网络互动社区每月一次大活动,每周小活动不断。易班微访谈、网薪换实物、易周精彩、易打印等富有影响力的网络文化活动深受广大学生喜欢。
各学院也通过易班组织了许多独具特色的主题教育活动。人文学院易班特色项目“‘大人哥,小文妹’易生活,爱分享”活动,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易班特色项目“‘砼公子’带你看建筑”等活动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
学校的网络文化活动精彩纷呈,几乎所有的校园生活都能通过网络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正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浸润到学生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