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岭南师范学院 - 《岭南师院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作者:张兰英  学校党委副书记    
2008-10-31     浏览(437)     (0)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与科学内涵 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社会意识形态的主体和灵魂,在所有价值目标中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对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思潮具有强大的引领和整合功能,是一个社会的方向盘,是一个国家的稳定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意识形态建设的历史经验,集社会主义价值理念之大成,把我们党倡导的基本理论、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系统、凝炼地整合在一起,第一次鲜明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命题。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把党的主张、国家的意志和人民意愿统一起来,把政治与伦理、理想与现实结合起来,是一个结构完备、逻辑缜密的科学体系,符合社会发展运动规律,为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更加有力的精神支撑,为我们党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多样化背景下带领人民继往开来、开拓进取树立了精神旗帜。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旗帜又是主要内容 大学的主要职能是人才培养、文化传承与知识创造、社会服务,其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教育的最本质涵义是引领人的灵魂,使人的德性不断增加。因此,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成为大学办学的普遍理念,也是党和人民对大学的殷切盼望和基本要求。当前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和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旗帜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三、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思考 首先,是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要途径。要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于课堂教学中,把社会主义价值核心体系融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其他各门课的教学之中;要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于学校管理服务之中,学校各部门和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强化育人职责,增强育人意识;要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于校园文化建设中,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机地融入学校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校风、师德师风和学风建设,形成良好的校风、师风和学风;要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于党团组织活动之中;要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于大学生社会实践之中。其次,是加强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基本原则。就是坚持以人为本、重在建设的原则;坚持尊重差异、因材施教原则;坚持干部带头、教师示范原则;坚持长抓不懈,持之以恒原则。
  四、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及努力方向 我校具有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 ”的学生工作理念不仅成为历代湛师政工干部的价值追求,而且影响省内外。学生工作取得一些骄人成绩,主要表现在: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和全员育人理念初步形成共识;一体化全员育人机制(包括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基本形成;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进一步加强;政治辅导员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校园文化建设成绩突出;社会实践、科技创新成效显著;学生党团建设受到上级党团组织肯定;心理咨询、勤工助学、就业指导规范化、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但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一体化全员育人体系工作机制还不完善;二是少数一些干部、教师、辅导员的观念、素质还不完全适应形势的要求;三是日常教育、管理和服务还存在跟不上、不到位和水平不高的问题;四是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进公寓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
  今后的努力方向,就是要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 16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完善一体化全员育人体系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干部工作作风、师德师风、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切实端正服务态度;树立管理也是教育甚至是重要教育的理念;积极创新载体,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