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个资深的记者,洞察过社会百态;她,一个出色的节目主持人,策划主持过众多大型活动;她,一个辛勤的园丁,把全部的爱都献给了学生。她 牞以她的学识,引导着我们;以她的真诚,感动着我们;用她的言行,激励着我们,她就是我们的榜样——人文学院的刘瑞芳教授。
孜孜不倦 硕果累累
刘瑞芳教授,原海南广播电视台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主任播音员 牞海南省播音专业专家委员会高级评委。她曾经当过记者、主持人、领导,一干就是30多年 。她主要 研究方向是 “语音发声学”、“主持人节目学”、“广播电视管理”等。她曾多次策划主持大型活动,获国家级和省级奖励 60多项,在专业领域研究方面她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几年来,仍有新的突破: 2000 年,她主持的 《文学节目》获全国首届文艺专家奖;同年她领导同行完成广播剧《好兵李向群》的制作,获全国 “五个一工程奖”; 2002 年主持的音 乐节目《歌声献给党》获中国广播电视协会铜奖,广播《文学节目》获海南省优秀广播电视节目二等奖; 2004 年,获文化部主办的 “蒲公英杯”中国青少年艺术新人选拔赛 “优秀园丁奖 ”;获团中央举办的 中国青年风采大赛 “优秀辅导教师”;2005 年,她主持的“播音主持系列课程”获省级精品课程,填补了海南省的空白。
2006 年,她的 广播电视专著《市场经济条件下广播电视人力资源管理探析》公开出版发行。她开创了湛师 “里程碑 ”式的 “风暴汉语传播”行动……兢兢业业 言传身教刘教授自从 2005 年8月到 湛师以来,就一头扎进工作中,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不记得失,是大家公认的好老师。作为教师,教书固然重要,但育人更重要。“要学会做事,就要先学会做人。”这是刘教授经常说的一句话。做任何事,她总是抱着“我永远是新手”的心态去应对。
和刘老师接触,你不会感觉到有一丝的压迫感。对学生,她“从不批评,总是鼓励”。和刘老师接触,你总会在无形中得到一股催人奋进的力量,你总能发现自身的亮点。
一个合格的文化使者
从一名资深的记者,出色的节目主持人,到当一名大学老师,为的是什么? “为的是那份对事业的钟情,图的是带动传播文化。”刘老师总这么说……课堂上,刘老师一直遵循这样的原则:系统性、趣味性、实践性。所以,在刘老师的课上,总是充满欢声笑语。你会看到她声情并茂地给同学们讲故事;你会听到她抑扬顿挫的朗读声;你会看到她不厌其凡地一遍又一遍为学生们做示范。对于刘教授的课,同学们都称赞“是一种享受 ”。
在湛师校园里,只要提及“风暴汉语”,大家都会想起刘瑞芳教授,她就是“风暴汉语”的策划人和行动带头人 。刘教授在 2007 年3月开创了“风暴汉语”特训教学课程。据不完全统计,至今,“风暴汉语”的学员们已达上万人,是学校公共选修课人气指数最高的课程,深受学生们的欢迎。她希望通过“风暴汉语”全方位的提高同学们的素质、锻炼同学们的能力。高效率地传播大众文化,做一个合格的文化使者。
孩童般的心 母亲式的爱
刘老师有一颗孩童般的心。课前早来,课后晚走,同学们有目共睹。她总能和学生打成一片。和她在一起,学生们感觉就像和同龄人在交流,你会完全忘记你现在是在和一位长者攀谈。
采访时,记者听到刘教授在轻轻地哼着“我家大门常打开,开放怀抱等你……”,这虽是《北京欢迎你》中的一句歌词,然而把它用在描述刘教授的家是再适合不过了。
刘教授家的大门永远是为学生而敞开。学生刚毕业暂时找不到工作,或是要准备考研找不到地方住的,都可以到刘教授家里暂住。周末,时不时总会有学生到刘教授家里来 “蹭饭”吃。学生们总是亲切地叫刘教授“老师妈”。她们一起包饺子,吃炸酱面,那是温馨、快乐的时刻。用同学们自己的话说,这里就是她们的娘家,累了、困了,随时都可以来。
学校的外教也有经常到刘教授家做客的,刘教授管饭。说这叫“情景对话”,学习可有事半工倍的效果。我们学习英语不也是一样吗?充分利用 “情景对话”,这也是学习的一种巧门。
刘教授就是这样,如同妈妈一般,在物质上、精神上关心和爱护着每一个学生。曾经,有位体育系的学生因家里贫穷交不起学费而拿不到毕业证书。刘教授替这位学生垫付了欠缴的学费,令他感动不已。其实,像他这样接受过刘教授帮助的又何止他一个呢……把忠心献给国家;把孝心献给父母;把爱心献给社会;把痴心献给事业;把诚心献给朋友;信心留给自己。这就是刘教授给我们的 --榜样的力量!她,一片冰心为学生!以她的学识、言行、形象影响着我们,我们怎能不为之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