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中国农业大学 - 《中国农大校报》

农大人的两会记忆

2015-03-15     浏览(66)     (0)

本文讲述了中国农业大学在历届两会中的参与情况,重点讲述了农大人在历届两会中为国家建言献策的故事。其中包括一些历史事件和校友代表的发言。


■本报记者 何志勇
  又是一年春天里,全国两会如期而至。中国农业大学3位政协委员,20余位校友代表、委员相聚首都,共商国是。
  时光倒流。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历史掀开了崭新一页,亿万中国人民所共同拥有的今天,就从这一刻开始了。
  这此之前的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怀仁堂隆重开幕。热烈的掌声,持续了五分多钟。
  作为第一届自然科学代表大会筹委会推荐的代表,北京农业大学沈其益教授参加了全国政治协商会议。
  “讨论并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共同纲领、国旗、国徽、国歌和国家主要领导人”,沈其益在回忆录中写道,还学习了许多重要文件,增长了新中国和党的方针政策的知识,并于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上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典,“我目睹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前上空升起,心情万分激动和无上光荣”。
  那一刻的激动和光荣,同样印刻在时任北京农业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乐天宇的心里。
  参加这次盛会的另外两位代表,后来都成为北京农业大学的两任校长——校长孙晓村、校长(兼任党委书记)陈漫远。
  1949年9月,孙晓村作为中国人民救国会代表之一,应邀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毛泽东主席接见他时说:“你是研究农村经济的,你们办的《中国农村》刊物不错,你后来还搞救国会,这是一个爱国的人应当做的事。”毛主席的几句话令孙晓村倍感亲切,受到极大鼓舞。10月1日,孙晓村也应邀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城楼上聆听了毛主席向全世界的庄严宣告。
  1951年至1960年,孙晓村出任北京农业大学校长。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第二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北京农业大学校长孙晓村、副校长沈其益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熊大仕教授、俞大绂教授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参加了两会。
  1959年4月,毛泽东主席主持召开第16次最高国务会议扩大会议,在协商通过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常务委员、副主席候选人名单时,毛主席对孙晓村说:“你是北京农业大学校长,是五亿农民的领袖啊。”因此,孙晓村担任第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的提名,是由毛泽东主席亲自主持通过的。
  孙晓村担任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三、四、五、六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第七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业大学先后有60多人(次)、数百位校友担任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政协会议委员,为民请命,为国建言。
  时光如梭,与共和国同龄的新农大与新中国同呼吸,共奋进。
  在2006年的全国两会上,“三农”问题是重点。胡锦涛总书记出席了农业组的座谈会。
  这次座谈会,没有安排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杨志福发言。会议结束,委员们与胡总书记握手时,杨志福从第二排挤上前,握住胡总书记的手说:“总书记,我想向你反映农民兄弟的一个要求———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的区别,实现政治上的平等……”胡总书记说:“噢,你说的是户籍改革问题。”“是”。“这个问题很重要,中央正在研究。”
  2007年全国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听取经济界、农业界的讨论。因为眼疾,没办法准备讲稿,杨志福最终没有被列入发言名单。71岁的杨志福急了,他想在换届前抓住最后的机会,向总理建言。
  于是,他委托工作人员打印了个条子,交给主持会议的陈耀邦委员(原农业部部长),请他转交给温总理。
  3月4日下午,分组讨论进行到最后时,温总理说,“我看了杨志福委员的纸条,这位从事农业教育50年的老委员很让我感动,我一定要给他这次发言机会。”
  让温总理感动的纸条这样写着:“好多农民朋友给我打电话,向我反映社情民意,我希望给我最后一次机会,向总理反映农民要我说的话。”
  这一次,杨志福发言的题目是:
  敢问中国农业发展路在何方?他讲了我国贫瘠的耕地资源现状、水资源现状,讲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过程中的问题,更讲了农民的喜与忧。
  在发言动情处,杨志福多次落泪,温总理一边听取发言一边沉思。
  杨志福讲完后,温总理说,杨老是带着对农民的感情、对农业的忧患意识讲话。温总理郑重对在场的所有委员表示,一定要重视农业问题,对基层农民的问题要下大力气解决。
  ……
2015年,又是两会,农大人一如既往,正在发出自己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