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 - 《中国农大校报》
“创”时代
作者:何志勇
全国两会期间,“创客”一词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热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指导意见,政府力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学生是“创客”生力军。教育部要求高校建立弹性学制,开发开设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鼓励扶持大学生创业。创客正在成为一种崭新的文化,每个人智慧的闪光点都将变成美好的现实。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创客”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迅速成为热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中国经济转型和保增长的“双引擎”之一,迎来黄金时代。
“创客”一词来源于英文单词“Maker”,是指出于兴趣与爱好,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创客,可以是布衣草根,也可以是专家学者,更可以是少年学子,还可以是古稀老人,没有门槛、没有界定,只要你拥有创意、敢于创新,你就可以迈开大步当一名“创客”。
就在两会期间,3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3月15日,李克强总理答记者问时更明确了政府今年力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作为:一是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让市场主体能够便利注册,证照合一;二是要为创业搭台,包括提供租金低廉的众创空间,用好政府引导资金;三是进一步减税免费,使创业者能够轻装前进。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充满活力的当代大学生当然是“创客”生力军。
从大学生“猪倌儿”杨林的“牧歌曲辰”小香猪养殖,到“原色绿艺”创业团队的有机农产品开发;从回乡开创水果玉米种植事业,带领乡亲们增收致富的全国人大代表马瑞强,到二万元创业,打造农业科技上市公司的大北农董事长邵根伙,还有许多的创业微项目、小团队破茧而出,“创客”精神一直在农大校园里、农大人“朋友圈”里涌流。
去年岁末,教育部公布了《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要求高校要建立弹性学制,允许在校学生休学创业,并聘请创业成功者、企业家、投资人、专家学者等,担任兼职导师,对创新创业学生进行一对一指导。还要求,高校要开发开设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纳入学分管理;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创业模拟等实践活动。
根据不久前公布的新一轮“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将力争在4年内引领80万大学生创业。为此,《通知》要求,落实好创业培训、工商登记、税收减免等各项优惠政策,鼓励扶持开设网店等多种创业形态。
创客正在成为我们一种崭新的文化,每个人智慧的闪光点都将变成美好的现实。
启动大脑,甩开膀子,迎接“创”时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