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日前,医学院召开“高峰高原”学科规划研讨会,为学科建设方案的顶层设计问诊把脉,并为医学院“十三五”学科发展规划的布局谋篇打下基础。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第二军医大学、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等单位的30多位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护理学等领域的国内外知名专家应邀出席并为学科发展出谋划策,市教委副主任袁雯也出席了研讨会。
研讨会上,各学科带头人分别做了专题汇报,对各学科的发展现状、存在不足、建设目标、建设思路、建设举措、改革突破以及个性化支持方案等进行了详尽、深入的介绍。
与会专家对交大医学院近年来已取得的成绩表示赞赏,肯定了医学院以“培养卓越医学创新人才”为己任,秉承“有所不为、有所为”的理念,按照“扶强、扶特、扶需”的原则进行学科规划的总体思路,并对各学科建设方案进行了充分的研讨,认为各学科定位合理、建设目标明确、建设思路清晰、建设举措可行、体制机制创新力度较大。
专家同时也针对学科规划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如学科建设中要处理好引进人才与本土人才之间的平衡关系,在积极引进的同时,也应对本土人才大力支持;要按照实际人才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人才引进和培养,形成具有高级、中级、基本人才合理配置比例的“人才塔”结构;在不断提高科研水平的同时,决不能轻视教学,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学术与教学兼容的生态环境,科研与教学并重的导向应在教师评价指标体系中得到充分体现;学科应当把握好自身的发展规律,突出学科特色,错位发展,集中突破,形成学术研究上的特有品牌;学科应针对存在的问题,明确学科自身的努力方向和建设任务,以及需要医学院或政府层面给予的支持与政策保障,在建设方案中分层次地提出建设举措和个性化支持方案。
副校长、医学院院长陈国强最后指出,未来的医学院学科建设将重点体现以下四点原则:第一、要立足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和建设有全球影响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机遇和要求,科学规划高原高峰学科建设,创造条件,制定相关的激励政策和改革举措,充分激发专职教师、专职科研队伍和临床教师队伍的活力,同时也要明确教辅、实验技术人员的定位,提升整体实力。第二,进一步促进临床与基础的深度融合,搭建合作平台,建设一批公卫、医技、护理等多学科参与的项目,促进成果转化,形成一个基础、临床、公共卫生、产业之间可行的合作机制,进一步实现共享共赢。第三、积极推动同城协作,希望高校与高校之间、医学院与科研院所之间、医学院本部、各附属医院和校本部之间打破“围墙”,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实现协同创新,共同推动医学学科发展,提升上海市医学学科影响力。第四、医学院要建章立制、依法依规全面深化学科改革和建设,需要有“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和“时不我待”的忧患意识,各学院负责人、学科带头人和学科骨干要抓住机遇,真抓实干,敢于创新,奋发有为,积极提高学科水平。
研讨会由医学院副院长陈红专主持,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唐国瑶、副院长黄钢、郭莲,各学科骨干,医学院党办、院办、学科规划处、科技处、人事处、医管处、研究生院、教务处、国际交流处、财务处、资产处等部处负责人,以及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护理学院负责人出席了会议。
(学科规划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