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交大报》
附属胸科医院达芬奇机器人单月手术数沪上第一
上海市胸科医院在今年开展了57例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其中施建新手术组以34例位居全国第一。该机器人手术系统提升了微创手术的整体水平,适用于多个领域。该院在胸外科机器人手术领域的整体水平居国内领先。
本报讯 今年1月,附属上海市胸科医院开展了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共57例,位列全国第三、上海第一。其中,该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施建新手术组以34例手术量位居全国第一。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是国际上最先进的微创外科技术,它创新运用人机合一的理念,大幅度提升了微创手术的整体水平,现已运用于普外科、心胸外科、泌尿外科、妇产科、咽喉头颈外科等领域。目前,中国大陆仅有29家医疗单位可开展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其中,上海地区仅有6家医院。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优于传统腔镜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手术更精准。机器人系统配有高分辨三维内镜,可将患者体内探查到的图像放大10倍。这和二维腔镜相比,就好像在影院看3D版《阿凡达》和在家看电视一样不可同日而语。二是患者创伤更小、恢复更快。术中,机器人的机械手臂在病人体表留下的创口仅有1-2厘米,出血更少,术后病人疼痛感更小,恢复更快,生活质量更高。三是医生操作更灵活。机器手在患者体内可实现灵巧的转腕,这是传统腔镜所不具备的重要突破,并且机器手的大小也仅为5或8毫米,比人的手指更为精细,手术的精确度实现质的飞跃。
据了解,附属胸科医院是上海最先引入达芬奇机器人技术的单位,也是上海地区最早获得卫生部准入的单位。该院在2009年率先施行了全国首例达芬奇机器人肺叶切除术,其后,又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包括机器人纵膈肿瘤切除术、机器人食管癌根治术等所有胸外科机器人术式。期间,还进行了机器人冠脉搭桥术等心外科手术,皆获得良好疗效。医院拥有具备开展达芬奇机器人手术资质的高级职称医师6人,并配有经过专业培训的护理团队,在胸外科达芬奇机器人手术领域的整体水平居国内领先。
(姚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