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程大学 - 《工学周报》
以“第一要务”回应“主线任务”
作者:马克思主义学院 杨志刚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强调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性,明确指出“三进工作”作为工作主线任务,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理论保障。文章讨论了这一措施的背景和意义。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指出把“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作为工作主线任务。任何一部中央重要文献的出台都集中体现当今中国的时代背景,目的是解决中国最为突出的现实问题,而主线任务就是破解现实难题的“他山之玉”。
在“微时代”与“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之下,现代社会科技进步、经济融通、信息速递、价值碰撞、文化多元,人类生产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大学作为中国社会的内在有机组成部分,不是世外桃源,不可能独立于信息时代的局外而“双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面临多种选择,大学生对党和国家政策是否认同,价值取向是否一致,意识形态的阵地能否坚守,在当下出台《意见》就是剑指这些疑虑和迷惑,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让大学生们有充分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理论自信。《意见》阐述了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进一步明确了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是当前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理论指导和根本准则。《意见》是面向中国未来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行动纲领,为高校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和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提供了理论保障。
高校作为高端人才培养的重要专门机构,要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不仅需要专业知识的学习与训练,更需要价值的传承与认同,不能不坚持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这是新一代中国高端人才增强国家和政治认同的必要前提,是当代青年应当具备的政治思想素质。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意见》指出要强化四种意识(政治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和底线意识);再次明确并强调一个根本任务就是——立德树人;把“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作为工作主线。这条主线任务,既关乎青年人的个体品格建设,也关乎社会品格、民族品格、国家品格的建设。
为何要坚持“三进工作”这条主线呢?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不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宣传教育是坚定高校师生理想信念的聚焦点、着力点、落脚点。我们要统一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把统一使用工程重点教材纳入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要建设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第一要务是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自觉承担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任务。这一定位既是对学院中心任务的高度总结,又是引领学院未来发展的指导方针,更是对《意见》中主线任务的一个契合,一个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