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长江大学 - 《长江大学报》

农科毕业生 招聘会上“赶大集”

2008-12-10     浏览(353)     (0)

我校农科类毕业生校园招聘会在西校区图书馆举行,近110家用人单位到场招贤纳士,提供就业岗位近1000个,毕业生们积极应聘。校领导表示就业形势良好,学生就业出路广阔。


  本报讯(学生记者吴晨阳 罗火云见习记者王志佳)“走天涯、闯海角,切莫朝秦暮楚;下基层、干实事,决不挑肥拣瘦。”11月29日上午,我校2009届农科类毕业生校园招聘会在西校区图书馆举行。近110家用人单位到场招贤纳士,提供就业岗位近1000个,1500余名大学生前来“赶集”,现场十分火爆。党委副书记朱业宏、学生事务处处长孙涛等亲赴现场指导。
  农科类人才依旧抢手本次招聘会设立在图书馆一至四楼,分为动科水产类、农学植保类、园林生科类和经管类四大部分。一楼的动科水产类招聘现场,齐聚着40家用人单位,不少单位台前被学生“挤爆”,用人单位负责人也忙得不可开交。武汉泰鑫生物有限公司原计划在我校招收4名销售人才,却收到了20多份就业简历。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学生陈广富早早来到该公司摊位前,洽谈10分钟,就签定了就业协议。公司总经理刘向阳喜形于色:“这么多的学生应聘我公司,大出我们的意料,也让我们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不少企业招生名额也突破常归,需求数达到20—30人,襄樊共享国际大酒店需求人数更是达到50人,该酒店部门主管吴先生说:“我们服务业也需要勤奋努力,肯吃苦,工作能力强的长大学生。”
  经济危机对涉农企业影响不大毕业生格外关心的是经济危机发生后,对于涉农企业的影响状况。校就业指导中心负责人予以解答: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发生后,对中国呈现出总体上深度不深,广度不广的影响,对一些外贸出口型企业影响较大,而涉农企业则较小。相反不少企业利用良机,抓住机遇,调整企业定位,扩大国内市场,这也为农科人才提供了就业机会。
  记者对部分企业负责人采访得知,金融危机对农业领域影响较小。襄樊正大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政府的宏观政策调控下,中国内地市场继续扩大,不少涉农企业抓住良机,扩大企业市场,需求员工数量在增加,薪资方面也稳中有升。
  调整心态应对就业形势变化严峻的就业形势,也使不少毕业生产生了很多想法。校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刘金科老师分析,由于总体形势不好,造成学生中形成了一些盲目的群体,对待就业不知所措:一部分焦急地选择走向市场求职,由于社会求职信誉度不高,上当受骗事件时有发生;一部分学生被迫选择“为工作而考研”,造成考研扎堆;一部分学生依旧眼高手低,造成疲于奔波于招聘现场,工作无着落。
  刘金科老师建议毕业生,及时调整心态应对就业形势转变:提升自身就业技能,增强知识储备;做好职前演练,充分准备,让用人单位有充分的理由选择你;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先就业再择业,从基层干起,找工作不眼高手低;理智乐观地看清就业前景,开阔求职门路,不盲目,不逐群。
  校领导给学生吃“定心丸”
  “我们学校有20余万校友,假如还有10万在岗工作,1万在企业工作,1千个担任领导工作,每个校友招5名毕业生,那我们就有5000人解决就业问题。所以大家不要担心就业出路,练好本事才是真。”校党委副书记朱业宏在招聘会现场指出,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大环境下,我校学生就业形势依然较好,学生就业仍然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形。他说,这与我校一直注重学生质量,培养专业技能,很抓学生就业指导密不可分。
  “就业是头等大事”,朱书记介绍,学校一直重视学生基础工作,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为学生就业提供专门指导,引导学生正确择业,让学生很早就为就业作好准备。同时,学校依托行业特色,以石油、大农科、师范、医学为基础,与社会企业、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形成了稳定的就业渠道。特别是毕业生务实的学风、勤奋的态度、过硬的专业知识也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认可与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