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安徽理工大学 - 《安徽理工大学报》

听资深记者刘银昌谈《新闻采访与写作》

作者:夏雅凤 学生记者 金亚    
2015-01-19     浏览(83)     (0)

淮南日报政文部副主任刘银昌在校本部图书馆为师生们作了题为《新闻采访与写作》的新闻知识讲座,重点讲解了教育新闻的写作规范和技巧,强调了新闻的真实性和简明扼要的特点。学生们表示受益匪浅。党委宣传部每年邀请媒体资深人员来校作专题讲座已成为常态。


  本报讯 2014年12月19日下午,应校党委宣传部和科技产业处邀请,《淮南日报》政文部副主任刘银昌在校本部图书馆西会议室作了题为 《新闻采访与写作》的新闻知识讲座。
  讲座伊始,刘银昌从解说网络流行语入手,给师生们奉上一道课前小菜,引出了讲座的主线 “如何让互联网思维下的高校教育新闻出神出彩出韵”。他从专业的视角对教育新闻的定义、种类、题材及写作规范进行了详细讲解,结合自己新闻写作的成长历程阐述了新闻敏感对一位通讯员的重要性,指出恰当的题材、准确的角度是写好新闻稿的前提。提出教育新闻采写的“五功”,即跟功、眼功、听功、记功、写功。
  刘银昌重点结合学校新闻工作的实际情况和特色,以我校校园网新闻稿件为例,对新闻稿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等重要组成部分的写作方法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和剖析,强调新闻写作应主题明确、真实客观、语言简练,要突出“四新”:即新思想、新角度、新故事、新语言;新闻写作者要有大局意识、编辑意识、读者意识。期间,他还结合一些典型照片实例,生动形象地介绍了照片拍摄的基本要点和技巧及图片文字说明的基本要求。
  我校教职工通讯员、校报学生记者、广播站编播员、各学院通讯社成员以及广大新闻爱好者140余人聆听了讲座。不少学生在过道加座、在后面站着听完了整场讲座。地球与环境学院的学生记者何静说:“很少有机会这么亲密地接触‘新闻’这两个字,刘老师的讲座让我第一次对它有了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尤为印象深刻的是刘老师反复强调的 ‘新闻的真实性’和‘文字的简明扼要’,这对于习惯于写文艺稿的我来说,意味着将诸多个人情绪化的抽象表达从身边发生的事件中剥离开来,更多地尝试对事件进行具体、明确而客观的描述。这点让我受益匪浅。”
  据悉,为提高广大师生的新闻写作与鉴赏能力,每年一至两次邀请媒体资深人员来校作专题讲座,已成为党委宣传部的工作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