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中国人民大学 - 《中国人民大学》报

●院系信息一览

2008-11-17     浏览(294)     (1)

著名宗教学家卓新平教授应邀来校做报告,介绍世界宗教与文明的发展,并探讨宗教管理现状和宗教发展规律。郑杭生教授参加美国华人社科人文协会国际年会并作报告,陈甬军教授赴美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访问哈佛商学院。他们都为提升商学院国际性水平做出了努力。


  著名宗教学家卓新平教授来校做报告11月17日上午9点,应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邀请,全国人大常委、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中国宗教学会会长,著名宗教学家卓新平教授为第三期爱国宗教界人士研究进修班全体学员做了 “世界宗教与文明:‘软实力’的对话与较量”的主题报告。
  卓新平教授概述了宗教与文明———“软实力”的形成。用时下热议的金融危机为例,强调软实力对宗教与文明发展的重要性。他回顾了中国五大宗教的情况。比较宗教信众比例在我国和世界的不同情况,以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宗教发展的状况,向各位学员深入浅出的介绍了五大宗教和一些民间宗教在我国的基本现状。针对民间宗教与五大宗教的管理现状及其发展方向等问题,卓新平教授又与来自五大宗教的学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卓新平教授以“世界文明与世界宗教:世界宗教的兴起”为标题,结合三位德国思想家的不同理论和四大文明的不同发展,向大家阐述了宗教与哲学密不可分的关系。通过不同文化背景下东西宗教观念的比较和对比,强调了哲学与宗教对智慧和人类自身德行的重视,从而揭示了世界宗教兴起的规律。卓新平教授揭示了当代“全球化”处境中世界宗教的发展状况。他指出,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全球化浪潮不断向前推进,世界宗教的发展呈现出许多新的变化和特点,同时对宗教的发展也带来了不小的挑战。面对这些新变化、新特点和新挑战,世界宗教各大组织、宗教教众以及宗教研究者必须做出关键性的抉择,以便更好的推动本宗教的发展壮大。 (哲学院)郑杭生教授应邀参加美国华人社科人文协会第14次国际年会受美国华人社科人文教授协会(ASPSS)的邀请,中国社会学会名誉会长、我校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主任郑杭生教授参加了该协会第14次国际年会暨“全球化时代的东亚发展”国际研讨会。
  11月6日,研讨会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开幕,康乃尔大学校长DavidSkorton致开幕词,郑杭生教授作题为《中国大陆社区建设的一些基本问题———对北京、广州、郑州、武汉实地调查的社会学分析》的主题报告。在该报告中,郑杭生教授结合自己及其学术团队近年来在全国多个城市开展的社区建设调查实践,对于中国大陆社区建设的时代背景、核心问题、实质、重点、根本目标、制度创新等一系列理论问题和实践难题进行了系统而独到的阐述。
  美国华人社科人文教授协会成立于1995年,现有会员300余人,皆为美国各大学的华裔教授。协会经常召开以中国和东亚发展为主题的各种国际研讨会,并组织专家学者回国讲学,开展多种学术活动,在中美文化交流方面架起了一座桥梁。此次学术研讨会是该会的第14次年会,共有国际学者近100人参加。 (社会与人口学院)商学院副院长陈甬军赴美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访问哈佛商学院11月6日到13日,商学院副院长陈甬军教授到美国康乃尔大学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且访问了罗得岛大学商学院和哈佛大学商学院,为进一步提升商学院国际性水平做出努力。
  11月6日,由康乃尔大学东亚研究中心和美国华人社会科学教授学会主办的“全球化时代的东亚发展”国际研讨会在康乃尔大学开幕,国际学者近100人参加。陈甬军教授介绍了中国城市化发展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情况,并且回答了与会美国学者提出的问题。
  9、10日,陈甬军教授到罗得岛大学访问,为该校师生作了一场关于中国城市化的学术报告,并会见了人文学院和商学院的领导及有关教授,与他们探讨了进一步接受人民大学商学院研究生的可能性。
  之后,陈甬军教授又于12日访问了哈佛大学商学院,与哈佛大学商学院副院长PeterTufano教授就开展双方合作事宜进行了工作会谈。PeterTufano教授愉快接受了邀请,定于明年夏天到人民大学商学院进行访问并为博士研究生授课。
  陈甬军教授回国前还在纽约看望了今年公派在哥伦比亚学习的人民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了解他们在美学习和生活的情况。(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