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报》
从“考试”到“考核”
我校博士招生模式发生重大变革
作者:于媚,苗东旭
该校将实行博士生招生“申请-考核”录取制,这是改革“考试-录取”制的一种招生模式,具有公平、公正、选拔优秀人才的特点。此制度经过严格程序,并由教授组成的面试组考核。
本报讯 以往是 “考试-面试-录取”,现在是“申请-考核-录取”。我校将从2015年起实行博士生招生“申请-考核”录取制,这意味我校传统的博士生招生“考试-录取”制模式发生了重大变革。
“申请-考核”制是为改革“考试-录取”制而设计的一种招生模式。将笔试-面试这一传统方式调整为申请-面试。该制度2003年由北京大学率先提出,2007年首次在该校留学生招生中采用。此后,国内“985”高校陆续在部分或全部招生学科中试行这一制度。据我校研究生院院长夏品奇教授介绍,我校从2015年起实行博士生招生“申请-考核”录取制。这是学校推进博士生招生制度改革、探索高层次创新人才选拔机制的一项重要举措。
我国从1981年开始正式招收博士生,先后采取“考试录取、硕博连读、本科直博”3种方式招生。其中,“考试录取”是采用考试的方式进行博士生招生;“硕博连读”是硕博贯通式的招生培养模式,是从本校的学术型硕士生中遴选博士生的招生办法;“本科直博”是本博直通式的招生培养模式,是从获得推免资格的应届本科生中直接遴选博士生的招生办法。这3种招生方式都存在一定的弊端。“考试录取”由于笔试科目少,不能充分反映考生的真实水平。由于有了初试,所以在复试面试时往往流于形式。对于创新能力强、有较好科研潜质的考生,如果考试失利进不了复试,就失去录取的机会,所以不利于优秀人才的选拔。“硕博连读”无法招收外校学术型硕士生和校内外全日制在校专业型硕士生,这就限制了对这两部分优秀硕士生的招生。“本科直博”招收的数量较少,由于没有经过硕士阶段的培养,读博的困难会较大。
而“申请-考核”制是面向所有在读硕士生和已获得硕士学位的申请者,没有外校硕士生和专业型硕士生的限制,扩大了招生范围,提高了生源质量。对于这种不用考试的招生方式,不少人担心质量无法保证,会不会存在“人情”因素,带来不公正?对此,夏品奇院长表示,这一制度有严格的程序,包括个人申请、学院初审、专家考核、学院拟录取、学校审批等环节,还有严格的监督制度。申请材料除了能够反映其学术能力,还要有不少于3千字的个人陈述,这在欧美大学的博士生申请中称为PS(PersonalStatement),是对录取与否起关键作用的材料。在考核环节,由教授组成的面试组注重对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科学素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反应能力的考核。满足基本条件下,能否被录取完全由面试组决定,充分体现学术在招生中的主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