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黑龙江科技大学 - 《黑龙江科技大学报》

紧扣高校发展主题 创新工作思想理念 提升工作水平层次
———记我校全省先进教育工作者、人事处王维杰

2014-09-20     浏览(196)     (0)

 

 

 

    人事处作为高校改革发展的关键核心部门,近年来承担并推动落实着国家关于事业单位和高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艰巨任务。作为人事处处长的王维杰更是深知人才对于学校发展的重要性。“坚持‘以人为本’,坚守‘尊重工作法、需求工作法、政策工作法、程序工作法、感情工作法’,努力做好与人利益攸关的人事工作。”从事人事管理工作多年,王维杰始终把这句话当成座右铭。
    以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绩效津贴制度、职称评聘制度和岗位设置管理四项改革为核心,统筹推进学校人事制度改革。
    实施公开招聘制度,确保大学建设发展对人才的需求。2011年以后按《黑龙江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实施细则》要求,学校行政管理岗位公开招聘全省统一实施,专业技术人员各单位按《实施细则》自行组织。根据这些规定,王维杰与人事处同事们逐一细化公开招聘各个环节的规范程序和操作流程,四年来8次公开招聘确保招聘程序公开透明,确保学校建设发展人才需求。
    深化岗位绩效津贴制度,充分发挥岗位绩效津贴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在学校大学更名的关键年和学校更名大学后的内涵发展时期,为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投身我校大学建设的积极性,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王维杰组织部门及时调整完善《岗位绩效津贴暂行办法》,坚持“整体提高,惠及全员”的原则,坚持“教学中心地位和以教师为主体”的原则,统筹协调教师、教辅、管理和工勤队伍津贴合理增长,向总体收入相对较低的教职工倾斜,使全校各级各类岗位教职工更加稳定和谐幸福。
    深化职称评聘制度改革。在职称评聘制度改革过程中,他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为指导,围绕教学服务型大学建设目标,通过科学核定限额,实施校院两级评审、代表学术成就的论文外审、教师工程实践能力考核,对申报专业技术人员民主测评等有效形式,突出强化评聘对象的工作业绩、贡献和学术业务能力水平的考核,择优聘任。建设了一支结构优化、素质优良、效能明显、开放创新意识与服务能力强的专业技术队伍,为学校近年来的跨越发展提供了坚强的队伍保障。
    推进岗位设置管理改革。目前人事处正在按照我省关于岗位设置工作相关文件和通知要求,结合学校实际,认真研究对策,积极对上沟通,反复研究比对,努力在方案设计、完成岗位设置方案的申报批复、逐级分解、制定细则、组织竞聘、签订合同等各项具体工作中确保按上级和学校总要求顺利完成。
    坚持“人才人事人力、机构机制编制”六位一体,按学校建设发展布局,坚持人才高端、人事规范、人力精干、机构优化、机制完善、编制高效的总要求,总览推动落实学校人事改革各项工作。
    在人才队伍建设上,深入推动落实学校人才强校工程确定的五大工程、23项计划。五年来,在他的精心组织和协调下,我校共聘任或共享知名专家学者为学校特聘教授60余人,公开招聘高水平博士硕士100余人,立项培养龙江学者后备、青年才俊培养对象87人,选派近30多名教师赴国外高水平大学学习深造,选派近500名教师到国内省内进修、访学、盯课和挂职锻炼,人才队伍的整体实力和水平有显著提升。
    在机构优化设置上,站在大学新的发展起点、适应国家经济社会转型需求特别是战略新兴产业需求优化学科专业布局,王维杰组织工作人员通过多方调研提出了调整部分院系设置的意见建议。提出科学合理地优化调整有关党群和行政机构设置的意见建议,集中集体智慧、经过反复研究讨论形成学校决策。
    在机制制度建设上,近年来,在他的组织领导下人事处系统建立健全完善各项政策制度,整体推动各项工作,确保学校改革发展决策贯彻落实。人才工作方面,制定了《学校“十二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全方位建立鼓励支持教师提升素质和能力的一整套人才培养政策和制度,修定了《龙江学者后备培养支持办法》、《黑龙江科技学院优秀青年才俊培养计划实施办法》、《加强教师实践能力的实施办法》、《教师盯课制度管理办法》、《教师提高学历与进修管理办法》、《关于资助教师攻读博士的暂行办法》等10余项制度,在人员编制、人事管理方面制定了《学校人员编制核定暂行办法》、等20余项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