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师范大学 - 《安徽师大报》
用档案做证 解安徽大学校史之争
作者:□文学院 王茂跃
一、4所安徽大学在安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上,先后有4所以安徽大学命名的高校。
安徽省立安徽大学:1928年4月创办于安庆,后因日寇入侵在1939年夏停办。
国立安徽大学:1946年10月恢复,并改省立为国立,校址仍在安庆。1949年4月,安庆解放,6月底军代表接管了国立安大。
解放初期的安徽大学:1949 年 7 月中旬,长江洪水泛滥,国立安徽大学被淹。10月,华东局文教部决定以安徽大学和安徽学院(校址芜湖赭山)两所大学为基础,合并改组,重新建立安徽大学。同年 12 月,国立安徽大学从安庆迁往芜湖。1952 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安徽大学成立师范学院、农学院两个学院。1954年2月,中央教育部决定取消安徽大学校名,分别建立安徽师范学院、安徽农学院。1958年省委决定安徽师范学院的文科系迁往合肥,与合肥师范专科学校合并,建立合肥师范学院。1960 年,安徽师范学院更名为皖南大学(皖南大学校名由刘少奇同志在1958年10月题写)。1968年,因刘少奇同志被打倒,皖南大学更名为安徽工农大学。1970 年省委决定,合肥师范学院迁回芜湖,与安徽工农大学合并。1972年,经省委批准,正式定名为安徽师范大学。
现在的安徽安大学:校址合肥,创办于1958年8月,最初叫合肥大学,同年9月16日,毛主席来安徽视察将合肥大学题写为安徽大学。
为了便于表述,我们将解放前的两所安徽大学、解放初期的安徽大学、现在的安徽大学分别称为“老安大”、“新安大”、“现安大”。
二、“老安大”“新安大”与安徽师范大学一脉相承“老安大”从1928年成立,到1949年迁至芜湖,到1954年取消校名,直至现在的安徽师范大学,其中虽历经校名变更、学校合并,但安徽师范大学无疑是“老安大”历史的承继者。
在安徽师范大学档案馆馆藏中,有两枚关防,一枚是安徽省立安徽学院关防,另一枚是国立安徽大学关防。国立安徽大学关防侧面刻有篆文“国字第八千七百一十七号 中华民国三十五年十二月”字样。这两枚铜质印章被称为“镇馆之宝”。
国立安徽大学的档案现存于安徽省档案馆,但这是由皖南大学移交到省档案馆的。皖南大学在1963年12月11日形成皖字230号 《送上旧政权时期历史档案请予点收》 文件:“安徽省档案馆:接安徽省档案管理局11月22日来函,特将我校保存的旧政权时期 ‘国立安徽大学’、‘安徽省立安徽学院’、‘安徽学院皖南分院’ 三校的部分历史档案共大小十一箱,造具移交清册一式二份。此派李觉非同志送来你馆,请予点收。”这些有关档案文件连同 《皖南大学代管旧政权档案、帐册移交清册》 现依然保存在安徽
师范大学档案馆。
三、“老安大”“新安大”与“现安大”仅仅校名相同现在的安徽大学是1958年重建的,建校之初叫合肥大学。合肥大学1958年8月25日印发的(58)(校办字)第1号文件 《关于启用印章的报告》 可以证实这一点:“我校筹建工作已经基本完成,自即日起开始用安徽省人民委员会办字第00840号通知颁发之 ‘合肥大学’ 钢质印章,特附上印模请予备案。”
那么合肥大学又怎样变成了安徽大学呢?1958年9月16日,毛主席同志到合肥视察,安徽省委第一书记兼合肥大学校长曾希圣请毛主席同志为合肥大学题写校名。至于为何将合肥大学题写为安徽大学,据安徽大学综合档案室发表于 《档案工作》(现 《中国档案》)1993年第11期的题为 《毛主席为安徽大学题名之谜》 一文中有这样的文字:“毛主席将合肥大学命名为安徽大学的原因可以做出如下几种推断:第一、由于在汽车上,原校名为合肥大学主席未听清;第二、主席认为既然合肥大学是安徽省唯一的综合性大学,校名为安徽大学更为贴切;第三、曾希圣未说清楚请主席题写合肥大学校名,使主席理解为重新为学校题名。”
于是就有了合肥大学(58)(校办字)第26号 《关于启用安徽大学印章事》 这份文件,原文如下:“合肥大学已改名为安徽大学,并于10月31日启用安徽省人民委员会颁发之 ‘安徽大学’ 钢质印章,原 ‘合肥大学’ 印章同时作废上缴,特此函告。”具款日期是1958年10月24日。
四、安徽省教育厅曾经给出的结论早在1984年,安徽省教育厅就有了明确的结论。这一年的9月28日,省教育厅教育科学研究所的张耀宗在一份专门的报告中写道:
朱厅长并鹿厅长:目前我们遇到了一个涉及老安徽大学这块牌子究竟由安大承袭,还是师大继承的问题。
据我们考证:老安徽大学筹备于1927年,……因此,从历史上看,老安徽大学这份遗产应由目前的安徽师范大学(也包括安徽农学院)承继。而目前的安徽大学始办于 1958 年,省委原定名为”合肥大学”并已正式挂牌。同年9月16日,毛主席为新建的合肥大学校名题字时,才由主席命名为“安徽大学”。因此,目前的安徽大学虽与老安徽大学同名,但决不是一脉相承的嫡系。
当时的朱仇美厅长的批示意见是:“尊重历史,同意耀宗同志报告的意见。”鹿世金副厅长的批示意见是:“同意报告中的意见。请给有关学校通气。”
省教育厅教育科学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是客观公正的。安徽师范大学与安徽农业大学都是“老安大”校史的真正合法继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