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学院 - 《莆田学院报》
校园文化建设应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2008-11-12
在学校的各种会议中,经常有学生代表参加的身影,学生参加大会的目的何在,意义何在,简单来讲,无非是要达到一个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效果。
然而,与会的学生代表往往对领导教师们“发散思维式”的讲话摸不着头脑,而自己心里想说的话却得不到宣泄的途径和渠道,可谓是满肚子苦水要吐却无用武之地。能否让类似的会议变得更加有意义,加强师生的交流与互动,这是大家一直都在强调的,却迟迟未能付诸实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未能打破传统的办事思维。让学生代表参与校级领导会议,就相关话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借此机会反映大多数学生的真实想法及遇到的问题,领导教师就能更好地真正地走进学生中,听取广大学生的呼声。
也许这听起来有些荒谬,但这何尝不是校园民主自由的体现呢?让学生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母校的责任感及作为21世纪接班人的使命感,也可以更好地体现自由民主的大学精神。林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