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理工大学 - 《长沙理工大学报》
学日进,乐同行,情益深
——记校示范班集体计通学院通信0802班
教学楼前34张笑脸如花儿般绽放,自豪和开心挤满镜头里的每一个空隙。他们手挽手、肩并肩,以团结奋进、齐心向前的气势让身处在这个集体的每个人都感受到快乐感与充实感。
知行合一,携手奋进“播种生活,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在班级建设中,班干部颇有前瞻性地看到了习惯和班级文化的感染力。班长周建云说,优良的传统是班级的财富,它可以把集体联结成一个统一的整体。通过对班歌、班训、班级博客、QQ群等的建设,对其不断重复、强化,使之转化为班级传统,形成班级的学风与情感,并让它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深化。
大一是打基础的关键时期,从那时开始,通信0802班就开始培养大家上早晚自习的习惯。他们制定了“青春早安”晨读计划,每天早上七点到八点是固定的英语晨读时间,寝室同学互相督促,很少出现迟到或缺席的情况。学累了的时候,班委就带领同学们开展一些小活动,如英语歌曲表演或者背单词比赛。在寓学于乐的氛围下,学英语变得不再那么困难,班级英语四级过级率高达97%。“现在,自习已经不需要组织了,大家都养成了习惯。”班上同学颇为自豪地说。脚踏实地的态度带来的是优异的成绩,大二学年,班上同学的平均分高达到83.61,大三上学期,更是做到了零挂科。
除了注重书本知识的学习,大家还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巩固专业知识。从大一开始,同学们就组队参加与专业相关的竞赛,如全国数模大赛、全国ITAT职业技能竞赛、省创业大赛、校园ACM程序设计大赛等,在每一项比赛的获奖名单中,你总能找到通信0802班同学的名字。此外,同学们还积极参加科研立项,透过这个检验专业知识平台,大家就感兴趣的课题进行研究,直至目前,班级参加的科研项目多达六个。对他们而言,这不仅是巩固专业知识的好机会,而且在组队参赛的过程中,使同学间的合作精神得到了培养,增进了友谊。
一路同行,播撒深情从大一的相遇、相识、到后来的相知,近三年的时光,他们一步一个脚印,点染出一幅幅温馨动人的画面。那些平常生活中的点滴,都是他们情感与凝聚力的有力见证。
在汀香园或者甘饴园,零零散散的“食客”中,有几桌总是坐得特别满,谈笑声在餐桌上、在夹着菜的筷子穿梭着,原来通信0802班的同学们经常在上完课或自习后一起吃饭。前任班长刘舜笑着说:“大家聚在一起,吃起来特别香。”
“这种情谊从大一就培养出来了。”采访中,同学们纷纷表示。新班级组建之初,新上任的班干们便积极为班级建设“出谋划策”,再三讨论后,他们确定了一个“目标·圆梦”方案:在每年的第一次班会上,每个同学都要准备两个信封,一个装自己设定的“年目标”,一个装大学四年要实现的“人生目标”,在来年的班会上,大家再打开自己的目标盒,对比目前的状态,并与大家一同分享成长的感受。采访中,李青青同学惭愧地告诉记者:“我设定的第一个目标是一年后能认识班里的每一个同学,一年过去后,我见到有些同学仍觉得陌生。”在新一年的班会上,李青青坦率地向同学们说出了自己的感受,并承诺要争取熟悉每一位同学。大二那年,身为学习委员的她积极了解每一位同学的学习情况,成立学习帮扶小组,在班里掀起“比、学、赶、帮、超”的热潮。
为了培养班级情感,班干部还精心策划了很多集体出游活动。月亮岛之行无疑是在大家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旅行。“这次活动让我们发现了许多同学深藏不露的功夫,切菜能手、烧菜高手、游戏玩家,可谓是‘人才济济’。”卜敏略带调侃地说。那次活动,让大家最为感动的是,六位男同学自愿组成两个执勤小组在晚上轮流站哨,以保障同学们的安全。此外,保护母亲河、男女趣味篮球赛、植物园烧烤、岳麓山之行等有趣又有益的活动,让班级感情持续“升温”,使“情谊”两个字在这个普通的班集体深深蔓延,传递着爱与温暖。2009年流感盛行期间,班上有两位同学不幸感染被隔离在校医院。长达两周的隔离时间里,同学们一日三餐按时送饭。“每隔一两天就会有同学来探望,大家送的水果直到解除隔离时都没吃完。”张政庭满怀感激地说。每当外出旅游或放假回家,谁都不会忘了给同学们带上纪念品或者家乡特产。一人分一点,虽然不多,但心里像蜜一样甜。“爱心大使”王朋炬开学返校时,总是不辞辛苦地从家乡海南给大家带来椰子和菠萝蜜,看看他沉重的行李箱,同学们纷纷“埋怨”,但他总是实诚地说:“家乡的水果比在这里买的味道好。”
除了“爱心大使”,通信0802班还有“书法家”、“文学家”、“画家”……这些都是根据“民意”评选出来的。融洽、向上的班级氛围让同学们尽显所长。“在这里,我们可以尽情释放活力,打造属于自己的个性空间,也营造出我们一路同行、携手奋进的一片天空!”(记者团 邓成成 彭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