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报》
90后“小将”折桂两大国际著名奖学金,在高影响因子的期刊发表SCI论文5篇
我校80后“最年轻”教授再出科研“高徒”
作者:周新华
本文介绍了南航年轻教授潘时龙的弟子唐震宙,他在微波光子信号处理方面取得突出研究成果,并获得IEEEMTT-S和SPIE两个国际著名奖学金。导师潘时龙为唐震宙提供了科研平台和学术交流机会,并鼓励他积极参加各类学术协会,展示自己的科研实力。
本报讯 28岁就被学校破格擢升为教授,多项学术荣誉集于一身,南航“最年轻”教授的“标签”,让潘时龙蜚声校内外。近日,记者获悉这位最年轻的80后科研“名师”的又一弟子、2012级硕士研究生唐震宙同学,凭借在微波光子信号处理方面突出的研究成果,荣幸折桂IEEE微波理论与技术协会(IEEEMTT-S)2014年春季本科生/研究生奖学金。唐震宙也是继同门张亚梅之后、我校获得该国际奖学金的第二人。
据悉,IEEEMTT-S是射频、微波、毫米波理论和应用领域最具权威的组织之一。其专为本科生/研究生设立的MTT-S奖学金,颁发给全球的优秀大学生,鼓励他们从事微波技术方面的研究。IEEEMTT-S每年从全球范围内的申请人中筛选出约10名奖学金获得者。除了颁发获奖证书外,还提供1500美元奖金和1000美元参加颁奖会的旅行补助。IEEEMTT-S奖学金自2001年设立以来,中国内地只有包括唐震宙同学在内的12名学生获得。
此外,研二在读的唐震宙还获得了2014年度国际光学工程学会光学与光子学教育奖学金 (SPIEOptics&PhotonicsEducationScholarship)。该奖学金是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针对学生会员设立的重要奖学金之一,颁发给全球的优秀大学生,鼓励他们从事光学及光子学技术方面的研究。除颁发获奖证书外,SPIE还提供数千美元的奖金,此前中国大陆只有少数学生获得该奖学金。
一人同时拿下两大国际著名奖学金,这位“科研小将”的能力不容小觑。导师潘时龙介绍,本科毕业时,唐震宙就获得了校级本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一等奖及江苏省优秀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一等奖。读研以来,他已在OpticsLetters、OpticsExpress、IEEEPhotonicsTechnologyLet鄄ters等学术期刊上发表 SCI检索论文 5篇,国际会议论文7篇,申请专利7项;主持校创新实验竞赛项目、研究生开放基地基金和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创新与创优基金等;曾获得校“科研创新先进个人”称号。今年更是作为十位获奖人之一获得了校“十大杰出青年”荣誉称号。
相继助2位弟子将千人垂涎、万人艳羡的IEEEMTT-S奖学金收于囊中,潘时龙无疑是幕后的功臣和推手。28岁就当上了教授,这位仅比弟子们年长八九岁的“名师”,让“高徒”们汲取了榜样的无穷力量。除却言传身教、垂身示范,潘时龙还鼓励学生充分利用我校雷达成像与微波光子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这一科研平台锤炼科研能力,并积极参加高层次的学术交流活动。
“研究生除了不断增强自己的科研能力,还要踊跃加入各类学术协会,在国际学术交流中开阔科研视野、展示自己的科研实力。”潘时龙说,他的许多学生都已成为国际学术协会的会员,唐震宙目前是IEEEPhotonicsSociety、IEEECommuni鄄cationsSociety、IEEEMTT-S、SPIE等多个国际学术协会的学生会员,其科研成绩也得到了业界的认可,让他这个还没有出师门的 “科研小将”竟担任起学术期刊IEEEPhotonicsTechnologyLetters的审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