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 《飞行学院报》
领导干部要提高敢于担当的能力
近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指出: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这一重要论述,对于我们齐心协力做好当前学校工作、把学校发展好,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所谓担当,简单说来,就是接受并负起责任,就是忠于职守、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就是勇于挑担子、敢于挑重担。此外,一个领导干部的担当,还表现在不循规蹈矩、不墨守陈规、不缩手缩脚、不亦步亦趋、不畏首畏尾、不安于现状,表现在不事故、不圆滑、不推脱,表现在既有埋头苦干的执著又有独辟蹊径的创新,勇于突破、敢闯新路、能作为有作为。
我们常说,顺境逆境看胸怀,大事难事看担当。看一个领导干部是否敢于担当,最重要的还要看两条:一是面对困难敢不敢碰硬,二是面对风险敢不敢担责。就是面对难事、棘手的事、得罪人的事,面对各种复杂矛盾和发展瓶颈,敢不敢较真、能不能碰硬、有没有真招实招,能否做到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不推脱责任,正视困难、正视现实,知难而进、披荆前行。正所谓“事不避难,勇于担当”。实事求是说,并非是所有领导干部都能做到这两条。更多的情况是,太平官好做、和事佬儿好做,真正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的干部难做。所以,我们完全可以说,担当是一种志向、一种境界、一种品质。能不能、敢不敢、会不会担当,是衡量好干部的一个重要标尺。领导干部不敢担当的原因,最主要是个人的利害得失想多了,单位的事业发展想少了。说到底,敢于担当是领导干部的基本素质,不愿担责不敢担当,也就不配当领导。
邓小平同志曾告诫我们,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就走不出新的路子,就干不出新的事业。实践表明,领导干部敢不敢突破、敢不敢担当、能不能创新,对于一个地区和单位的发展至关重要。只有敢于突破、勇于担当者,才能够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从而获得未来发展的主动权。而那些畏首畏尾缩手缩脚者,在机遇和挑战面前就会贻误加快发展的大好时机。领导干部肩上承载着组织的信任和群众的殷切期待。
目前,学校承受着严峻的挑战,机遇留给我们的时间越来越少,而挑战将会越来越严峻。为此,我们必须乘势而上、迎难而上,在严峻的挑战面前,我们不担当谁来担当?!
担当的勇气,首先来自于政治上的定力和理论上的素养。对党员领导干部来说,政治坚定和理论清醒始终是安身立命之本。特别是在错综复杂的形势面前,如果信仰不坚定,信念不坚定,就容易在风浪面前摇摆;如果理论上不学习不明白,遇到复杂问题就会失去方向。这就要求我们领导干部,始终保持高度的忧患意识和强烈的责任感,政治上要有定力、有坚守,学习上要自觉、要清醒,始终保持一种勇于担当的政治勇气。
是否具有敢于担当的勇气非常重要。但勇气解决的是“敢不敢”的问题,能力解决的是“能不能”的问题。只有有了真本事、硬本领才能担当得起来。
领导干部敢于担当,首先体现在敢于决策上,体现在正确的、有效的决策上。决策之所以如此重要,就在于决策失误才是最大的失误。决策性失误是对事物发展的方向性误判、是对前进路径的误选,其后果是工作越努力离追求的目标越远,直至满盘皆输。所以,对于领导干部而言,要慎重用权,既要敢拍板、善拍板,又要正确拍板,确保不出现大的方向性失误。也因此需要领导干部要积极主动地向书本学习、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对形势的研判能力。
领导干部敢于担当,就要着力提高狠抓工作落实的本领。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有了好的决策,还需要有好的执行、好的落实。敢于担当和善于担当者,关键在于行动和落实。决策定一项是一项,项项推进;工作干一件成一件,件件落实;问题解一个少一个,个个攻克。只有一以贯之、一抓到底,才能把复杂的事情办好,把难办的事情办成。
领导干部敢于担当,就要努力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深入师生,深入基层,把调查研究作为基本功,善于从师生中汲取经验、智慧和力量,在总结实践经验中升华规律性认识,不断完善工作的思路、措施和办法。
领导干部敢于担当,还要注重管理团队的建设,切实带出一支能够担当重任的管理团队。建设一支优秀管理团队,既要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善于发现、培养人才,还要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更要积极发展党内民主,努力形成平等讨论、研究问题的风气和民主决策、科学决策、规范决策的生动局面。 □绵阳分院 彭方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