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坐在车上,看着窗外,发现田间的麦苗已开始泛黄,一个丰收的时节又要来临。时间倒回到2012年的冬天。张店区沣水镇高炳村的高雅心看到本村的黄奶奶生活极度困难,甚至不能满足基本温饱,在向外界求助收效甚微时,她遇到了我校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的学生社团———爱心社。在爱心社的组织下,一场帮助黄奶奶的活动就此展开。那年的冬天,爱心社为黄奶奶带去了过冬的煤炭、粮食等生活必需品,并当着黄奶奶邻居的面郑重承诺:将会把募捐到的每一分钱都用到奶奶身上。
在爱心社一年多的帮助下,黄奶奶现在的生活怎么样了呢?带着对黄奶奶的关心,爱心社的义工们再次启程前往高炳村。在去黄奶奶家之前,爱心社的义工们特意去学校的爱心超市为黄奶奶置办了许多的生活用品,被子、面粉、花生油……还发动身边的同学募捐,为黄奶奶募捐到了不少衣物。与第一次来黄奶奶家一样,黄奶奶又是早早地就将院子收拾干净,换上自己干净的衣服在家等着义工们。看到义工们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黄奶奶赶忙迎上前,大大的笑容表达出内心的喜悦。
黄奶奶的家很小,小到连多余的座椅都没有。知道爱心社的同学要去,黄奶奶还特意去邻居家借来了板凳。黄奶奶虽然不善言辞,但是和义工们却聊得不亦乐乎。她告诉义工们,自己这一年多过得很好,生活有了基本的保障,不用再担心温饱问题。黄奶奶没上过学,不会说太多华丽的词语,但我们还是能感受到她溢于言表的感谢之情。她说,多亏爱心社送去的煤炭,要不然那个冬天她还真不知该怎么熬过去。
黄奶奶没有太多的衣服,一件绿色长褂就是她最好的衣服了。当义工们拿出为她募捐到的衣服并为她试穿时,黄奶奶表现得小心翼翼,试穿过后还仔细地将衣服叠起来,说等过两天天气变好,不下雨了再穿。在别人眼里一件不需要的衣服却能让黄奶奶高兴很久。爱心社的义工们将为黄奶奶准备的东西一件件拿出来放好,还不停地嘱咐黄奶奶一些生活上该注意的问题。
“用杀虫剂之前先把馒头、水瓮等东西盖起来,然后喷几下,关上门出去,过十几分钟回来先把门打开散散药味再进去。”一位义工怕黄奶奶误食杀虫剂,拿着杀虫剂耐心认真地讲解着。在我们坐着和黄奶奶聊天的时候,一位义工将一根剥了皮的香蕉送到黄奶奶嘴边,亲手喂她吃,黄奶奶吃着“孩子”给她剥的香蕉,脸上满满的全是幸福。爱心社义工们离开的时候,黄奶奶一直将她的这些“孩子”送到村口,直到车走远她才转身回去。
“看到黄奶奶能健康地生活,不必在温饱线上挣扎,我们也很开心。但这还不够,我们要做 的 还 有 很多。”爱心社社长朱丽军说。慈善无小事。如她所言,面对慈善我们要走的路依然漫长。慈善不是一个人的事,也并非一个组织就能将其践行完善,它是全社会的责任。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分子,都要为慈善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或许单独一个人的力量很小,但是当我们将所有人的力量集合起来,就可以改善贫困者的生活,甚至改变他们的人生。
黄奶奶是幸运的,在她那段急需帮助的黯淡日子里,正是这群青年志愿者的出现为她的生活添了几缕阳光,也许这种帮助于她而言只是杯水车薪,但这足以为她的生活带来新的希望。像黄奶奶这样贫困的人还有很多,我们无法一一为其送去爱心,但是我们仍会尽最大的努力去帮助有需要的人。
关注慈善,为需要帮助的人们点燃一支爱心蜡烛,让他们的生活少一些黑暗,多几分勇气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