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山东理工大学 - 《山东理工大学报》

青春不老
大学生记者协会 唐瑜 李嘉宾

2014-05-23     浏览(41)     (0)

  最近随着电影《同桌的你》上映,不少同学又开始回忆往昔,感慨时光易逝,岁月匆匆,仿佛那些与青春有关的风华正茂、意气风发早已变为烟尘随风而逝。我们看着《那些年追过的女孩》,想起最纯真美好的初恋;我们唱着《老男孩》悼念被岁月风干的理想,发出“累觉不爱”的感叹。似乎一夜之间,我们都集体变“老”了。
  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中国几千年的灿烂文化和传统被人们慢慢地遗忘与丢失,很多年轻人也失去了精神的寄托和信仰,失去了奋斗的目标和激情。在这属于青年的日子里,低头看看自己,是否过着得过且过的生活?是什么让社会给我们贴上了“暮气沉沉”的标签?现在的我们遇到困难不去选择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却手忙脚乱地应付着学习生活中的问题,花更多的时间抱怨着社会的不公,正如辛稼轩所说:“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
  青春是由一块块石头拼接而成的,当我们克服了所有的困难之后再回头看,那些磕磕绊绊就会显得微不足道。每当我们抱怨着不想上课,不想读书时,不如多想想怎样才能把专业课学好。我们是初尝人生滋味的青年人,我们手中高举的是用青春燃烧的火把,我们心中怀着的是满得快要溢出来的生命力,我们的青春理应是积极进取而非苟安现状。还记得前不久上海两位90后消防兵钱凌云和刘杰殉职的事情,他们与我们一样,都正值青春,但却为了使命选择坚守,毅然献出了生命。我们敬佩他们的同时,是否也感到了一丝愧疚?我们或许不会像他们一样轰轰烈烈,但可以坚持做好曾经下决心要做的事:每天晚上跑3000米、每天6点起床晨读……这个学期已过去大半,你还记得当初的计划吗?回头想想,你是否“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人的青春只有一次,我们的青春理当如此。我们不要碌碌无为,得过且过,而要在奋斗中让青春闪光。
  民主、科学、爱国的五四精神,曾让中国许许多多的青年找到精神的家园。我们作为新一代青年,更应胸怀五四精神,斗志昂扬地面对生活。我们可以拿一小时缅怀逝去的时光,但这一小时过后,我们要抬起头、满怀激情地走下去。
  青春不是明眸善睐、桃面丹唇,而是一颗执着坚定、踌躇满志的心。再多的艰辛经过时间的洗礼都会消失,而我们会一直在这条路上不断前行。青春,说到底不是岁月的多少,而是心境的几何,是一场永不落幕的电影,等待我们品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