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潍坊学院 - 《潍坊学院报》

艺术巨匠吴昌硕

作者:  李建礼    
2008-11-07     浏览(269)     (0)

文章评论了吴昌硕的艺术成就,强调了他的创新精神、审美选择和对书法的深厚理解,使他在近代艺术史上成为一代巨擘。他善于以篆隶书体创造出新的艺术风格,将篆书写的具有飞动之感,使作品充满时代感和超前性。





  吴昌硕不愧为近代艺术史上的一代巨擘,他以超前的理解力、观察力和把握力,将篆隶书体推上了无人企及的艺术巅峰,其开启的风格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超前性,近百年来,在书法发展的内在流程上产生着强大震撼力和艺术感染力,从谦恭醇儒的表面下我们似乎已窥出他桀骜不驯的艺术气质。
  吴昌硕是一位符合古代士大夫理想中的醇儒,竹布长衫,村气满纸,一股纯粹的“古”君子之风,这在即将末世之际似乎有些不符合时代节拍,但他又是决绝的“新”,他以出神入化的技巧悠然自得于书艺之间,成为艺术界的领袖群伦者。如果将其生活的年代称为吴昌硕年代,就书画印方面,恐怕也不过分。试想王右军可称书法圣人,颜鲁公为一代书法楷模,但他们仅以书法名世,就连赵松雪、苏轼虽说色色俱全,但他们又未必皆能领袖。
  吴昌硕属大器晚成式的书家,他倾毕生精力于书画印艺术。他在五十岁甚至六十岁以前的作品尽管已流露出独特的面目,但真正成熟是在七十岁左右。他的书法以石鼓文最为举世称道,他写的石鼓文充满新的活力,真可谓璀璨辉煌,甚至比《石鼓文》原榻更具有艺术活力,恣肆烂漫,貌拙气酣,不可端倪。
  吴昌硕以《石鼓文》名世,但笔者以为他的最高标准是他的大篆书。他的大篆作品跨越了时代的限制,把人们带到了遥远的上古时代,使人们成为历史的倾听者和追问者,让人们沉潜到文化的深层去对话,去释疑,并从中领略怀古幽思的惬意。他的大篆老辣豪迈,甚至充满霸悍之气,圆润的流动被手下汩汩而出的斑剥之象所代替,这真让人惊诧不已,难以想象,本来这是自然风化之迹,人工岂能而为?吴昌硕却以一种变化莫测的胆魄使循规蹈矩者目瞪口呆,这是庸才书奴不敢为的,而他却信手拈来,毫不费力,这似乎又不是具有古君子之风的人所为,然而他不仅而为,而且举世唯此一人而已。结字欹侧参差,字字蠢蠢欲动,似乎跃出纸面而到太空上遨游,这真令人叹绝,本来篆书是最具“静”态的,而能把篆书写的如此具有飞动之感,除吴昌硕外,还有谁?
  他的行书成就不在它的篆书之下,他纯以篆法为之,因而显得“精力弥漫,浓勃沉酣”。沙孟海指出:“行草书纯任自然,一无做作,下笔迅疾,虽册副小品,便自有排山倒海之势”。
  吴氏在书界可以说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书家。作为书法大师的他既有文人的知识结构,诗书画印全能,又能敢于大胆的摆脱文人士大夫的阴柔、文雅、含蓄的书风,准确的把握书法本体规定的审美选择。吴昌硕可以说是近代书法史的开始,又是古代书法史的终结,他对艺术的看法已明显突破了文人士大夫那种雅玩闲适的格调。从他作品来看,他非常注重视觉效果,是一种创作意识与抒情写意的表现,因此无论从视觉形式还是内在意蕴上都很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