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菏泽学院 - 《菏泽学院报》

编者按:菏泽的春天是一个神奇的季节:大街上有穿短袖的,有穿衬衫的,有穿毛衣的,有穿黑丝的,有穿棉裙的,有穿棉袄的,有穿羽绒服的 ,有穿风衣的,有穿拖鞋的,有穿棉鞋的。云南人说:我们云南四季如春!菏泽人笑了:我们菏泽春如四季!
进入三月以来,我们好像已经经历了2013年的四季,在我们还感慨菏泽春如四季的时候,老天好像跟我们开个玩笑,气温从28℃降到0℃,让我们不得不再次拿出冬季的衣服。不只是我们所生活的菏泽,北京的雾霾天气,上海黄埔江漂着的上万头死猪,南方大如鸡蛋的冰雹等等,让我们开始反问自己,我们的环境怎么了?

大环保源于小事情

作者:傅兴    
2013-03-30     浏览(48)     (0)




  近日,席卷我国多个省市的雾霾天气再次引起了公众对环保问题的关注。环保问题,逐渐从单纯的政府行政议题转变成了事关每个人身体健康、生活质量的问题,尽管看起来问题更细小了,但是却预示着“大环保”———人人环保的时代到来了。作为大学生,怎样迎接“大环保”时代的到来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年轻人对新的事物和新的理念有着很好的接受能力,同时,“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好的行为所释放的正能量是很大的。在环保领域,大学生除了能潜移默化地接受良好的环保理念、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之外,更需要将自己的言行与环保实践相结合,自觉充当社会“大环保”的先锋和榜样。例如某些城市的大学生就以组织大学生志愿服务队的形式,向广大市民和企业宣传、普及环保理念,亲身参与市容清洁、垃圾分类等活动,带动整个社会重视环境保护和城市环境的卫生整洁。新学期伊始,我校借鉴兄弟院校经验,结合实际情况,把原本放置在公寓各楼层的垃圾桶,统一放置在学生公寓楼外的指定地点,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另外,我校一些公益环保性的社团也做出了良好的表率,为创建绿色、文明、和谐校园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也说明,作为青年人,在校大学生可以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而不是肤浅地认为,环境保护这种“大事”是归政府、媒体、工厂、企业考虑,与学校里的学生无涉。
  那么,如果大学生仅仅是充当环保概念的宣传员是否就意味着大学生做到了 “大环保”?答案是否定的。俗话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真正的“大环保”必须回归“小事情”,虽然近几年人们的环保意识已经有了很大提高,尤其是青年人对环保也越来越重视,但是在很多地方依旧能看到不环保的现象,比如出现在宿舍区松树枝上的塑料袋、豆浆杯,还有出现在草坪石凳、回廊中的零食袋子,比如,在教室桌椅、墙壁上的涂鸦,还有宿舍内务的整洁程度不佳、洗刷时水花四溅等等。这些现象虽然只是偶尔出现,甚至是不仔细看就不会发现的细节,恰恰最能反映一个人的环保理念和环保习惯是否合格,也是代表着校园内“大环保”水平的一项指标。有人说,决定一个环境是否干净整洁的因素,不在于它有多少垃圾清理者,而在于它有多少垃圾制造者。因此,环保离我们并不远,就在我们校园里身边的这些小事上。做一个绿色环保的先行者并不难,只要把垃圾随手扔进垃圾桶、尽量减少使用一次性东西,洗刷的时候把水龙头拧小一些,这就是环保。更重要的是,这些行为代表着环保最重要的一种品质———践行。
  大环保,从小事情开始。(傅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