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学院 - 《菏泽学院报》
在雾霾中看到希望
作者:食尧
如果说食品事故给人们进行化学知识普及的话,那么连续的雾霾天气则给人们进行了气象知识普及,特别是让人们彻底认识了“霾”这个字。2012年底至2013年初,各大城市PM2.5浓度甚至一度超过500微克/立方米,被网友戏称为“爆表”。雾霾天气导致道路管制、企业停工、机场关闭、港口停运,也给民众健康带来了很大影响,患上呼吸道疾病的人明显增加。口罩成为了许多人出门的必备“神器”,北京部分中小学的体育课甚至改在室内进行。谁也不可能脱离空气而生存,同在蓝天下,一旦空气被污染,谁都跑不掉。面对这一起起环境灾难事件,环境正在向人类生存的底线发起挑战……我们该反思什么?该做什么?
统计结果显示,2011年全球煤炭消费量年增长5.3%,全年煤炭消费总量提高40%以上,远高于往年水平。然而,我国的能源结构决定了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燃煤机组装机容量还将增长,火电厂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仍将增加。《2012年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显示,中国汽车保有量达到20754.6万辆,已连续三年成为世界机动车产销第一大国。政府公车大数量采购、私家车数量直线上升。当前中国汽车二氧化碳排放每公里约为160克,机动车污染已成为我国空气污染的又一罪魁祸首。
数字是最简单、直接的证据,当一组组数据和一件件骇人的事实摆在我们面前时,环保,刻不容缓!
环境污染问题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除了官方部门采取应对措施,民众也在主动寻求改变,其中较为引人注目的就是 “春节少放烟花爆竹”行动。在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期间,民众主动减少烟花爆竹的燃放,已有千余年历史的燃放烟花爆竹习俗遇冷。广州、海口、郑州等多个城市相继取消焰火晚会,民间发起的“春节少放炮”行动也应者如云。这个变化,相当程度上源于罕见雾霾天气对中国多地区的侵袭。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以消耗资源为代价的传统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转变发展方式已成为当务之急。在可持续发展的大环境大前提下,企业不得不开始为生存、为环境尽自己的一份能力。尾气、污水净化后排放,采购环保性原料……一次雾霾,燃起了一个共同的希望。
当环保问题一次次触及人类生存的底线,水污染、空气污染、雾霾天气……成为每日的新闻头条,一滴纯净的水,一方洁白的云都显得格外珍贵。《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了这一句话“采取切实的防治污染措施,促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下决心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大气、水、土壤等突出环境污染问题,提高环境质量,维护人民健康,用实际行动让人民看到希望。”这是政府本职,亦是人民所愿。
今年两会代表对第十二届人大环资委组成人员、环保部部长人选进行表决时出现了罕见的低票通过局面。这些投反对票的代表们不免会考虑到一些提名人员缺少环保经验。迟到的低票,是人大代表们对雾霾的反思,是来自最高权力机关的希望,是人民的呼声!(食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