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民航工会获悉,我院飞行力学教研室荣获2020 年“全国民航工人先锋号”。
飞行力学教研室隶属于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飞行技术学院,是我校一个基层教学组织单位,主要承担了飞行技术专业、空中交通运输专业以及航空机务维修专业的《飞行原理》、《飞行性能》等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教研室现有专职教师 22 人,全部具有研究生学历,其中博士 8 人,博士后 1 人;6 人具有高级职称,其中教授 2 人;正式党员 19 名;团队平均年龄 36 岁。
飞行力学教研室党支部始终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结合飞行力学教研室的学科特点,提出了“化理成术圆梦广阔蓝天,立德授智成就中国机长”的创建口号,丰富党支部的制度和文化内涵。2016 年,飞行力学教研室党支部被中国民用航空局党组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19 年,飞行力学教研室党支部被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党委确定为首批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
近年来,教研室老师团队在教学工作、教材建设、课程改革方面均取得可喜成绩,获得民航局以及学院的各类教学奖项 26 项,具体如下:
1.2013 年教学奖项
教研室老师团队获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飞行运行教学培训体系的创新与实践》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2015 年教学奖项陈红英同志被评为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第四届教学名师;陈红英同志被评为 2012-2014 年度五一巾帼标兵;叶露同志被评为“优秀共青团干部”。
3.2017 年教学奖项
叶露同志被评为中国民航飞行学院 2015-2016 年度“青年岗位能手”。4.2018 年教学奖项教研室老师团队获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面向运输航空飞行员培养需求的飞行性能教学体系改革与创新》教学成果奖三等奖。5.2019 年教学奖项教研室老师团队获得中国民航飞行学院颁发的《飞行原理和飞行性能课程借力“互联网 +”创新教学模式》教学成果奖一等奖钱宇,刘小磊获得中国民航飞行学院中青年理论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李凤鸣获得三等奖。6.近五年学院教学奖项教研室老师共获得学院颁发的教学三大奖 (课堂质量奖、育人奖及教学建设奖)共计 15 项。
《飞行原理》和《飞行性能》课程于 2018 年获得四川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成为省级在线金课;
《载重平衡与飞行计划》为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近五年来,教研室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 项,工信部项目1项,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 1 项、民航局科技创新引导资金项目6 项,民航局安全能力建设项目10项,中央高校教育资金改革项目7 项,校级科研及教研项目42项,横向项目20项,科研经费约800 余万元。
教研室科研团队研发的ARJ21飞机性能软件(PES2.0 版本)现被成都航、天骄航、国航、东航、南航等公司直接使用,是我校研发的为数不多的能够直接支援国产民机商业运行的专业软件。2019 年中标 C919 飞机性能软件公开招标项目。在与天津民航大、中宇航信等单位的竞争中凭借技术优势胜出,巩固了我校飞机性能学科在行业内的地位,持续为国产民机的安全运行保驾护航。
近三年,教研室老师发表论文41 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 12 篇;软件著作权 6 项。参加国际学术交流 30余人次,参加国内学术交流 40 余人次。
1.2016 年,向小军、王可等同志获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科技成果一等奖。
2.2018 年,向小军、王可、齐永强等同志获中国航空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
3.2018 年,钱宇同志获得教育部办公厅中国国际飞行器设计挑战赛三等奖。
2017-2019 年教研室共开办了“RNP AR 程序设计培训”、
“机场航务管理培训”、“飞行程序基础设计”、
“飞机性能工程师初始培训”、
“民用机场净空管理培训”、
“航行新技术培训”、
“华北、华东地区飞行签派检查委任代表培训”等 50 个面向民航行业内的培训班,参训人数达 1700 人,创造直接经济效益逾 900 余万元。飞行力学教研室已成为民航局飞标司飞行程序和航行新技术的培训基地,每年定期为航务监察员开办一期培训班。
2019 年教研室承办了“第一届中国航空学会飞机性能学术年会”。本次会议邀请了民航局、国内各大航空公司及其他兄弟院校等单位进行飞机性能学科的专业研讨,全中国的性能专业齐聚中国民航飞行学院,为中国民航飞机性能事业未来的发展搭建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同时也邀请了中国商飞、波音公司和空客公司等飞机制造商共同参会,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为后续学科发展理清了思路,明晰了重点。另外,本次大会也邀请了空军代表参会,实现军民融合式发展。
受民航局委托,2019 年力学教研室的四个团队分别赴美国、加拿大和法国开展国际交流。重点就湿滑污染道面管理与运行、飞行数据分析技术、基于性能导航 (PBN) 飞行实践和导航数据库在航校训练中的应用技术以及电子飞行包(EFB)新技术的应用和实施开展了深入广泛的国际交流。为后续协助民航局制定规章奠定了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