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绍兴文理学院 - 《绍兴文理学院报》

道墟的绍剧“猴王”世家

作者:●史济荣    
2019-04-25     浏览(537)     (0)

  绍剧以前叫“绍兴大班”,虽是流传了几百年的传统地方戏剧,但真正唱响上海滩,打出知名度,成为重要的戏曲形式,却得归功于道墟章家人的不懈努力。章氏一门四代,又以表演猴戏著称,被誉为“南派猴王”,在戏曲舞台和电视荧屏中成功塑造了“美猴王”的形象。
  道墟章氏第一代“猴王”叫章廷椿。他本以务农为生,兼做吹敲,即红白两事上的“行郎”。在农闲和逢年过节时,还常去演戏,唱的即是绍兴大班,所演最多的是孙悟空一角。他通过观察猴子的习性,模仿猴子的举止,逐渐琢磨出一套表演猴子的动作,把猴子的灵动、调皮和憨态展现得活灵活现。别人给了他一个绰号,叫“活猴章”。
  章廷椿的儿子章益生,从小就爱戴着父亲为他雕刻的木头猴面具,光着脚,挥舞棍棒耍猴戏。受其父亲的影响,稍长也成为绍兴大班中的一员,演得最多的也是猴戏。他把父亲的表演手法全部继承过来,又有所创新,成为第二代猴王,别人也给他一个名号,叫“赛活猴”。
  由于他出身“堕民”,并且娶了“堕民”之女为妻,在当时非常受人歧视。不得已,章益生便离开家乡,到绍兴、杭州以及上海等地卖艺。
  章益生的过人之处,是他头脑非常活络,善于从卖艺生涯中找到商机。他先是把大城市的服装、道具等贩到当地小城镇,赚取差价。在积累起一定的资本后,便在上海开设了一家老闸大戏院,将带去的绍戏班子扩展成“同春舞台”,从此开创了绍戏在上海的辉煌。
  老闸大戏院位于上海福建中路和北京路口,剧场设在二楼,有491个座位,是当时上海最大的戏院之一。由于附近有一些宁波、绍兴人开的钱庄、染坊、酒坊、腐乳坊,老闸大戏院拥有了稳定的客源,常常座无虚席,到了周末,往往连走廊里都加满了座位。
  老闸大戏院生意红火,绍兴大班也渐渐兴旺起来了,并正式定名为“绍剧”,这一名不见经传的剧种,从此在上海滩生根开花。
  同春舞台一方面培养了大批著名的绍剧演员,如吴昌顺、汪筱奎、筱芳锦、陆长胜等,以及后来成名的七龄童、六龄童兄弟。另一方面还提携了当时比较稚嫩的女子越剧。不仅袁雪芬、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王文娟等当年都在此成名,连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越剧最有名的“三花一娟”即施银花、赵瑞花、王杏花、姚水娟以及筱丹桂等,也都是在这一戏院走码头唱红的。章益生还举行过“四季春”班、“素凤舞台”和同春舞台的三班联合会串,这也是当年上海滩的盛事。
  抗战时期,上海成为“孤岛”,同春舞台在老闸大戏院的生意急转直下,濒临倒闭。此时的章益生年高体弱,便把同春舞台的重任交给渐已成人的儿子,自己回到家乡养老。
  章益生在上海立足之际,翻身不忘本,为家乡做了不少善事。他把家乡道墟的一段泥路铺成了石板路;凡找上门来的老乡,或者留下来工作,或者给一笔路费或者生活费。由于其乐善好施,积德为本,1952年秋天逝世后,其棺椁从老闸大戏院出发,通过水路运回道墟称山安葬时,乡邻民众夹道送行,以示悼念。
  章益生的第四子章宗信(即七龄童)和五子章宗义(即六龄童),是第三代猴王传人。
  章宗信自幼随父入沪,7岁挂牌于老闸大戏院,以饰演《寿堂》中的包拯成名,有“神童老生”之称。章益生退居二线,章宗信肩负起了同春舞台的重担。
  抗战胜利后,章宗信率同春舞台重回老闸大戏院,挖空心思地排演新戏,演出连本《济公传》。章宗信作为班主,又无师自通地担任了编剧和导演,边演边写,连续演了《济公传》72本。1948年春,又开始排演《西游记》,拉开了兄弟俩开演绍兴猴戏的序幕,当演完全本《西游记》时,全国已经解放。
  章宗信擅长演老生,又博采众长,兼扮丑角,其唱腔韵味深醇,表演细腻有致,富感染力。在著名彩色戏曲艺术片《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中饰猪八戒,人谓其“形神兼备,笨扮巧演,谐而不俗,妙趣横生”,此片先后获第三届全国电影百花奖、最佳戏曲片奖。他在演《跳无常》中无常一角时,说白清楚,嬉笑怒骂,俚而不俗,令人折服。
  1956年,同春绍剧团改为浙江绍剧团,章宗信任团长。1957年,获浙江省演员一等奖。1967年5月28日,由于不堪忍受造反派的折磨,意外身亡,年仅47岁。
  其弟章宗义,从小喜欢看社戏,总偷偷模仿翻筋斗、拿大顶等技艺。六岁登台献艺,故有“六龄童”的艺名。其父章益生起初并不希望他学戏,也不安排正式师傅,对猴戏痴迷的章宗义就偷偷地学,边看边练,现学现卖。他从《猴王出世》 《漂海学艺》一直演到《大闹天宫》,越演越火,把孙悟空人、神、猴性格特征溶于一炉,浑然一体。他表演的猴戏,形象丰满,神形兼备,惟妙惟肖,在南派戏曲界中独树一帜。
  1961年10月,章宗义扮演孙悟空的《三打白骨精》剧组赴北京演出,毛泽东、刘少奇、郭沫若等领导观看了演出,毛泽东观后写下“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的诗句大加赞赏。不久,戏曲片《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被搬上银幕,拍成彩色电影片,发行72个国家和地区,在第二届电影“百花奖”评选中获最佳戏曲片奖。
  1966年“文革”开始,章宗义也受到严重冲击,不断遭受揪斗、游街,又被发配乡下去劳改,被迫离开心爱的舞台。(下转第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