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贵州师范大学 - 《贵州师范大学报》

送欢乐进社区, 迎百姓欢声

——“感恩新时代 · 畅享新生活” 主题文艺演出剪影

2019-07-15     (0)





  7月12日,由音乐学院承办的“感恩新时代·畅享新生活”的主题文艺演出在桐梓县易地扶贫集中安置社区蟠龙社区开展,演出着重歌颂了党的好政策、赞美家乡新面貌、增强搬迁群众的幸福感、自信心和创造新生活的精神动力。
  精彩表演,引得喝彩连连
  七月的桐梓,凉风送爽,草木葱荣。我校“音乐艺术进社区”活动在桐梓县蟠龙社区开展,校党委书记韩卉、副校长陈云坤,桐梓县县委副书记、县长龙斌出席晚会。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学院负责人及桐梓县领导等观看了文艺演出。
  晚会伊始,韩卉书记上台致辞,并表示,易地扶贫搬迁是习近平总书记为了解决几千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而做出的重大决定,为了让大家更好地适应新家的生活,并能感受到更多的新家温暖,也为了让大家进一步增强脱贫致富的信心与决心,贵州师范大学近200名师生来到蟠龙社区,把法律宣传带给大家,把健康送给大家,把欢乐和祝福送给大家。韩卉还对桐梓县对本次活动提供的协助表示衷心感谢,在他们的帮助下,此次活动才得以圆满地完成;也祝福蟠龙社区的父老乡亲,祝福大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此次晚会共有14个节目,随着音乐响起晚会逐渐拉开序幕,晚会以最具中华色彩的、最能触及群众内心的舞狮表演 《狮韵中华》 开场,两头舞狮慢慢靠近前排观众,狮头狮尾摆动活灵活现;《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外婆的澎湖湾》 《敢问路在何方 》三首歌串烧,让社区居民重温乡间最纯朴的情怀;萨克斯演奏 《荷塘月色》 和街舞《飞扬吧 青春》 极具青春活力;蒙古独舞《草原汗子》 给观众们带去了异域风情……
  群众们在台下一边看一边在讨论着节目的内容和趣味。其中一个小朋友因为太矮,还用力的爬上凳子,两眼放光地看节目,她说:“我最喜欢第一个节目 《狮韵中华》,它活灵活现的,我很喜欢,我以后也要玩这种狮子。”一场美轮美奂的晚会,给一群人带来了无比的欢乐。
  克服困难,准备别具一格
  晚会演出前演员们做出了很多的努力。直至上台表演前演员们都仍紧张地进行排练,调整上台、站队形、退场和每一个节目每一个表演的动作和表情,只为给当地搬迁居民送去一场完整的演出。参与演出的演员们,有的身着色彩斑斓而红黄有别道具服演绎狮舞,有的穿着严肃的职业装和形似婚纱的礼服表演小品,他们用着高昂的声调,以一弱一强的,且带有农家特色的语言准确表达出节目想要表达的意思,带给了台下的百姓们很多的欢乐,更表达了党和政府、以及贵州师范大学对他们的关心和帮助。
  从接到任务到晚会开始,我校共用了两周的时间准备,在节目的编排过程中,学生们一边复习考试一边用课余时间编排节目。排练时,演员们还遇到音乐临时更改的问题,音乐学院的杨军副院长当场帮忙让演员们做出出场方式和队形的调整,大家积极配合、团结的迅速做出反应,牢记改动过后的节奏和动作,有效的、顺利的克服了遇到的困难。同时,五进活动进蟠龙社区的开展正值暑期,有的志愿者已经提前订好了回家的车票,但接到任务后,他们都选择了退票亦或是改签,推迟回家共同完成这次的任务,为易地扶贫搬迁的居民带来了一场欢乐的晚宴。
  唱响晚会,迎接全新生活
  这一次桐梓县的文艺演出,给搬迁群众带来一定的服务的同时,也给他们孤独的内心带去热闹、温暖和帮助。在活动中,既能感受到桐梓人的热情友爱和新社区的蓬勃朝气,又能带给他们快乐和温暖。志愿演出演员王杰同学说道,“因为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深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能够帮助到需要帮助的人”。
  据晚会负责人人李正军老师介绍,“此次桐梓县的晚会演出,我校师生做出了很多的准备,吸取了上一次的石阡县演出的一些经验和教训,在此基础上做出了一些调整。”桐梓县的群众都是从贫困地区和深度贫困的地区搬迁上来的,因此节目表演形式需更加接近农民百姓的生活。小品 《幸福村》 与 《用心扶贫 用行济困》 就将搬迁群众自己的身边故事搬上舞台,赢得在场观众一片喝彩。在歌曲的选择上挑选的是老百姓最熟悉、最喜欢的《在希望的田野上》、《回娘家》、《敢问路在何方》 等,歌声响起,他们也跟着唱了起来。
  此次音乐文艺节目进社区活动,本着“感恩新时代,畅享新生活”的主题,希望能使群众感受到师大对他们真挚的关心和诚恳的帮助,并能带领百姓一同唱响新生活的乐章。
  本版文字记者 杨湘 张清雅 邓丽霞
  本版摄影记者 莫飞 潘一帆 黄娅 牟星星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