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帮助桐梓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搬迁后稳得住、融得进、能致富,贵州师大特开展“易地扶贫搬迁新社区文化建设 ‘五进’”活动(包括音乐艺术进社区、法制宣传进社区、关爱老幼进社区、心理咨询进社区、健康生活进社区等五个方面)。
情系群众 奉献真诚爱心
7月12日一早,天空飘着细雨,但在行政楼门口,一群身着红色短袖的人却十分亮眼,他们是来自贵州师范大学的志愿服务者,今天将前往桐梓开展最后一天的“五进”活动。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车程,志愿者们抵达桐梓县蟠龙社区。天空的乌云稍稍消散,天气开始逐渐转晴,仿佛是为了欢迎到来的志愿者。下车之后,志愿者们各就各位开始准备各自活动所需要的器材、道具。此次活动开展期间,正值师大暑假。但是同行的志愿者为了此次活动,有的改签了车票,如教育科学学院张林森。当问及为何改签时,他回答道:“回家晚点没关系,主要是很想参加此次活动,这是很难得的一次经历。”同学们的奉献精神也得到了韩卉书记的肯定和赞许。
关爱老幼 携手助显真情
老人为我们创造了幸福的今天,值得让人尊敬和爱戴;儿童们是祖国的花朵,未来的发展依托于他们的成长成才,所以助老扶幼在扶贫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师大给老人和儿童带去了“全家福”摄影活动和“自信自强 快乐成长”儿童剧主题活动,通过开展活动给当地的老人孩子带去温暖。
儿童剧助幼儿快乐成长。儿童剧是以舞台表演为中心,融汇了文学、音乐、美术、舞蹈、建筑等多种艺术成分,其内容贴近儿童生活,表现形式多样,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幼儿园小朋友娄婷婷的家长说道:“我的孩子今年6岁,在蟠龙社区幼儿园读大班。今天来接孩子回家,刚好碰到师大的志愿者们在给孩子们表演儿童剧,我看孩子们都很喜欢这些表演,辛苦你们了!”一句诚挚的感谢,是对儿童剧活动开展最满意的答复。在活动期间,韩书记陪同小朋友共同欣赏儿童剧表演,还不时鼓励后排视线受阻的小朋友大胆站起来观看。
全家福团队组团送温暖。美术学院全家福团队从10号开始出发前往桐梓县蟠龙社区,不到两天时间走访了400多户人家,加上现场拍摄的全家福照片数量可达1000张左右。看到负责拍摄的学生志愿者们忙得不可开交,韩卉书记也上前帮忙维持现场秩序,还不时提醒正在参与拍照的居民注意神态与姿势。
时隔五年再次拍摄全家福,对于56岁的孙大碧来说感触颇多。丈夫的去世一度让这个家庭生活陷入低迷之中,现在从很远的村庄搬至城区,一张全家福似乎也寓意着新生活的开始。“好、好、好……”这是在走访当地搬迁户时居民们说过最多的话,全家福的拍摄给他们带去了很多的温暖。“我们刚开始上门进行全家福拍摄时,他们还是半信半疑。当听到我们是师大的志愿者来送温暖的时候,他们立即放下防备,一展笑容迎接我们的到来。”谈及活动开展初期的状况,全家福摄影小组组长覃伟说道。摄影团队用镜头记录下每一个美好的瞬间,记录下了居民们搬迁后的新生活,将其定格成一份幸福的印记。
法制宣传 促进社区安全
当全家福活动如火如荼地进行时,身旁驻足的一位大爷映入眼帘,大爷似是在细细的读着什么。走近一看,发现他正在逐字逐句地阅读师大法制宣传点所发放的宣传手册。“我们搬迁过来了,很多政策都了解得还不是很透彻,所以法律宣讲这个活动搞得很好。”大爷发现记者注意到他时,他立刻向记者解释道,一扫在阅读宣传手册时的严肃,转为代替的是笑脸盈盈。
据悉,本次师大法学院师生共有18人去到桐梓县蟠龙社区进行法律宣传活动。在活动中,社区居民主要围绕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及相关法律问题、外出务工人员待遇问题、工伤问题、婚姻家庭问题等与其自身利益息息相关的问题进行咨询,法学院的师生志愿者们对社区居民的各种问题都进行了耐心、详细的解答。韩卉书记叮嘱相关负责人在为搬迁住户提供法律咨询的同时,下一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其提供法律援助等服务。把大学所学知识用来
帮助老百姓,宣讲好政策,传播新乡风,引导搬迁群众崇德向善。
心理团辅 塑造阳光心态
易地搬迁意味着远离故土,甚至是远离原来的朋友。远离原来生活的环境带来的可能会有心理的落差。为此,孩子们的心理转变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师大心理学院接过解决这个问题的大旗,带领当地94名中小学生开展了如数字抱团、贪吃蛇、螃蟹竞走等一系列的团辅活动。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小朋友们结交到更多的朋友,从而促进他们能更好的融入到新环境之中。“活动前期我们进行了详细的策划和培训。这些孩子才搬迁到这个陌生的地方可能会有不适应和抵触心理,我们活动的目的就是帮助他们转变这种心理。”心理学院志愿者周新宇如此说道。
中小学生正处于心理塑造的关键时期,只有对他们的心理状态加以引导,才能帮助他们在未来的日子里更好地学习和生活。师大心理咨询进社区活动给当地的中小学生带去欢乐的同时,更是从根本上了解了他们的心理活动轨迹,一定程度上帮助易地搬迁的中小学生适应了搬迁后的全新环境。
健康生活 帮助更好生活
趣味体育锻炼身体机能。在原住地,很多老人都会挖地种田,有一定的锻炼量。但当易地搬迁过后,闲暇之际他们会有些不知所措,为了促进他们树立锻炼的意识,体育学院的师生总共精心策划了套圈夺宝、Q版保龄球、投筷进桶、背夹气球、托运乒乓球、盲人打鼓、赶猪进栏等七个小游戏,当地搬迁户可通过完成游戏获得盖章,从而得到礼品兑换券。“我已经把所有的项目都玩过一遍了,但是我还想玩……”一个小朋友骄傲地向他的邻居们炫耀他的战绩。“背夹气球对我们老年人来说是一个挑战,但是我们还是坚持完成了,而且很开心。”两位70多岁的老人感慨道。在游戏过程中,志愿者偷偷帮助玩游戏的居民完成游戏。一个手势、一个眼神这些小小的举动看起来都是如此的可爱,正是因为这些可爱的志愿者们带动了当地搬迁户的游戏热情,在游戏中让他们达到了锻炼的目的。
义诊活动助明身体状况。在义诊活动开展之前,师大校医院的医生也进行了一些培训和准备工作;活动开展时,通过给他们测血压血糖血型,校医发现当地的居民大多部分的人有高血压高血糖,搬迁居民大都患有老年性疾病,因为居民对待卫生和病痛的治疗意识不高,很多病都是以小拖大,长时间的拖成了大病。活动的开展,帮助他们了解了自身体的一些状况,给他们发放了一些膏药、感冒药、冠心病之类的药;还帮助他们及时发现身体问题,及时就医。
音乐晚会 构建和谐新画面
12日晚七点,晚会表演还未开始,摆放的板凳已经全部坐满,还有许多群众站立等待观看节目,达到了万人空巷的局面。演出前夕,韩卉书记走上舞台与搬迁群众聊起家常,询问在座的父老乡亲们对贵州师范大学举办的这些活动满不满意?高不高兴?
此次桐梓演出共有14个节目,考虑到易地扶贫搬迁的群众都是普通的老百姓,所以本次文艺演出中的节目都很接地气。如歌曲 《在希望的田野上》 《回娘家》;萨克斯的演奏也是像《荷塘月色》 这种耳熟能详的歌曲。小品 《幸福村》 和 《用心扶贫 用心济困》 将搬迁群众自己的身边故事搬上舞台,赢得在场观众一片喝彩。整个演出节目形式非常丰富,有独唱、对唱、器乐演奏、小品、舞蹈等。晚会演员除了有师大学生之外,还有许多老师也参与了活动,并且当地政府部门桐梓县税务局也投入到演出中。唱响新时代,感恩新生活。师大通过节目,让当地搬迁户感受到师大对他们的关怀,也让他们真正的感受到易地扶贫搬迁带来的益处。
此外,针对师大开展的“五进”活动,蟠龙社区的支部书记黄松生也表达了对师大的感谢,期待师大以后能够经常来桐梓开展此类活动,同时也希望活动的开展时间能够持续得更长一点。现场的欢声笑语代表了蟠龙社区对师大“五进”活动的肯定,也表达了社区居民对师大未来活动开展的殷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