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豪
天津市劳模
“民生工程是百年大计,创新不是口号,而是解决问题的钥匙。”当被问到为何如此热衷于技术创新时,中建六局交通建设有限公司华北分公司总工程师王子豪的话语铿锵有力,眼神中闪烁着技术人的执着。
2014 年夏,王子豪大学毕业后加入中建六局,怀揣梦想在施工一线磨炼打拼,参与建设了天津地铁6号线金钟河大街站、天津地铁7号线肿瘤医院站、天津轨道交通 Z4 线 13 标段等项目的建造。11年来,他从技术员成长为分公司总工程师,用汗水与智慧在钢筋混凝土间刻下创新印记,获得“中建集团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同事们亲切地称他为“创新先锋”。
BIM先锋:推开数字建造之门
作为中建六局交通公司BIM小组首批成员,王子豪在创新之路上一路奔跑,不仅取得许多优秀成果,而且培养了一批青年人才,为 BIM 业务发展作出突出贡献。“刚开始启动 BIM 小组时很多人不看好,但有那么十多个热血青年带着信念加入这个团队,大家一起做了很多有价值的事,助力示范项目打造,斩获许多奖项!”王子豪说。
“BIM 是建筑业数字化赋能的秘钥,我们必须掌握它!”王子豪担任公司 BIM 规划管理专岗期间牵头编制BIM战略蓝图,这句话成了他的口头禅。穿梭于尘土飞扬的工地,手把手教施工员用平板电脑查看施工节点,晚上伏案至凌晨将杂乱无章的构件编码梳理成逻辑严明的数据,同事们称他是“行走的BIM百科全书”。
在天津地铁7号线肿瘤医院站的施工现场,王子豪的创新再次颠覆传统——让BIM与GIS技术深度融合,构建起“数字孪生”工地。他努力打造信息共享的工地管理和决策支持智能建造平台,为公司管理升级添砖加瓦。
多年来,王子豪还坚持传帮带,带着图纸奔走于工地和讲台,培养更多年轻人才。这份热爱与执着也让他收获了许多:400 余名学员在他的业务培训中点亮技能树,7个轨道交通项目因BIM技术提质增效,12项国家级BIM大奖见证了他带领团队从“跟跑”到“领跑”的飞跃。
攻坚克难:创下多项之最
天津地铁7号线肿瘤医院站项目是对团队创新力和意志力的重大考验。作为全线施工难度最大、风险最高的标段,项目包含7个一级风险源、7个二级风险源。项目建造中面临的一项项难题并没有难倒王子豪带领的技术团队。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当时整个北方地区都没有可借鉴的超深地连墙建造技术经验,王子豪便带领技术骨干奔赴上海、南京等地,前后进行了一个月的调研考察。在现场仔细请教专家,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在王子豪的带领下,项目技术攻坚小组逐渐摸索到了开启超深地连墙施工秘诀的钥匙。最终,随着对讲机里一道道指令传出,项目超深地连墙施工难题如期被顺利攻克。
在肿瘤医院站项目建设中,王子豪带领技术团队攻克天津第一深超深地连墙(深度达70.3米)、天津第一超长盖挖逆作永久钢管柱(总长度达48米)、深度达36.8米的超深基坑、天津第一次负四层超深盾构始发施工(埋深 27 米)、天津第一次超近距盾构下穿四线并行叠交隧道(与5号线和6号线竖向距离仅有2.14米)、天津第一近距侧穿综合立交桥桩群(累计侧穿 11 次,最近距离 1.01米)、天津第一埋深超深联络通道(埋深超25米),有力展现了中建六局在地铁基础设施工程中的硬核实力。
薪火相传:锻造创新铁军
“独木难成林,我们要把技术焊进团队DNA里!”王子豪深知,个人力量有限,只有汇聚众人智慧,才能真正实现突破。在2023年盾构施工任务中,他带领团队通过前期大量试验和自动化监测设备应用,成功实现丽江道站至肿瘤医院站区间双线安全穿越正在运行的5、6号线四线并行叠交隧道。这不仅是技术上的胜利,更是团队合作精神的体现。“我们要锤炼专业能力,打破部门壁垒。”这是他的信念,也是他对团队的期许。
王子豪鼓励青年工程师亮出“金点子”:泥浆干化系统引领绿色施工潮流,钢支撑伺服轴力补偿装置像给基坑装上“智能弹簧”……团队因此获得多项专利、BIM大赛奖项、QC成果等。
一路走来,王子豪的创新脚步从未停歇。在工地上俯身检查钢筋笼的专注,与专家研讨技术方案的赤诚,在航拍图上勾勒城市脉络的豪情……这些画面拼凑出一位新时代工程师的肖像——左手握着创新钥匙,右手捧着匠人初心。“与团队一起,继续在岗位上发光发热”,朴素的语言陪伴他走过 11 年建设生涯。他在平凡的岗位上,诠释着一名“当代匠人”的执着与担当。未来,他将继续在广袤的工程画卷上挥毫泼墨,书写更壮丽的建设篇章。
(交通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