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氏,系出姜姓。周初,姜太公辅助周朝取得天下,以功封于齐国。《元和姓纂》及《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春秋初,姜尚十一世孙傒,任齐国正卿,因迎立齐桓公继位有功,封于卢邑(今山东长清县)。其子孙遂以邑为氏。
秦时,有儒生卢敖者。卢敖后裔有部分迁于涿水之上(范水之阳),范阳遂成为卢氏家族生息,繁衍的重要地之一。有范阳人卢植,在汉灵帝时任尚书,其子卢毓仕魏为司空,封容城侯。其孙卢钦仕晋为尚书仆射。范阳卢氏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发展成为累世公卿“贤良辈出,文德蜚声,勋业灿然”。
卢氏从卢植算起,迨至三十七世卢依,字肇元,广府(即珠江三角洲)卢氏尊为一世祖。
卢依生三子:长子瑞,字志和;次子琨,字惠和;三子琦,字忠和(二世)。
卢瑞生四子,长子渊,字少九;次子穆,字明远,三子镜,字智亮;四子睿,字明达。(三世)①
卢琦生四子:长子谦,次子焕午,三子隆号龙庄;四子恒。②皆居南雄珠玑巷。(三世)
“北宋末年,因金兵南侵,南雄珠玑巷人罗贵,组织居住珠玑巷的三十三姓九十七人南迁。”③
据《东莞英村罗氏族谱》载《计开赴难团词人九十七名》名单中,就有卢明远名字。
“(略)穆公俏偕我龙庄公等兄弟五人,同迁广州,初至省城长塘街,随后迁番禺钟村。穆公遂定居钟村,谦公迁三水,焕午迁东莞茶园,我龙庄公乃迁新会潮连芦边村,恒公迁顺德众涌。”④
卢琦次子卢焕午(三世),宋绍定四年(1231)进士,⑤迁东莞茶园,其后裔有迁于樟村。⑥
卢渊生二子,次子卢尚志(四世),有子孙迁南城步步高横街,其后有名谷叟者迁增埗之卢居,由卢屋再迁卢边之下巷坊。⑦
卢渊长子丹公(三世),其曾孙士宏(六世),迁顺德弼教,仕宏曾孙洞溪(九世)迁樟村。茶山卢边之上巷坊及水边坊属樟村分支。
茶山增埗卢氏,名人辈出,颇可以他族抗衡。
卢瑛田,字虹仲,增埗人。父绍勋,例贡。田幼颖异,七岁能文。万历二十八年(1600)举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授户部主事。官至四川参政,再迁河南按察使,未任卒于官。赠太仆寺正卿,荫其子上铭官生,赐诰命银绮。 (见 [崇祯]《东莞县志》卷五《人物略二•康济》)
卢上铭,字尔新,瑛田子,官国子监典籍,迁左府参军擢工部主事,督造洪威厂,力权珰所陷,谪南宁逾年释归。著《辟雍纪事》十五卷、《幻游草》、《西征草》等。(见[民国]《东莞县志》卷六十•八•人物传)
卢鼒,字升卿,增埗人,少孤事母至孝,所作诗文、行楷,擅名一时,好购文石及古铜器,暇则摩挲抚弄以自娱,顺治八年(1651)举人,顺治会试乙榜,声闻籍甚,一时名士相望纳交,以薄游琼南,遇风恐怖归未几而卒,著有《鄰山堂集》十余卷。(见[康熙]《东莞县志》卷十二•人物)
注:
①花县罗洞《卢氏族谱》
②④新会潮连卢边《卢氏族谱》
⑤([康熙]《东莞县志》选举)
⑥明•景泰元年陈琏撰《大明敕村征仕郎南京礼部给事中翠林卢公行状》
③⑦⑧杨宝霖先生《南雄珠玑巷迁东莞的氏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