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燕山大学 - 《燕山大学报》

蓦然回首--时间都去哪儿了

2017-09-15    




  我 1974 年 7 月毕业于齐师院后分配到东重,1985年10月从东重到燕山大学,2016年9月,我从教42年后光荣退休。
  时光流转,往事历历在目。1984年,坐落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的东北重型机械学院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确定在秦皇岛建立分校,开启了学校建设与发展的新篇章。1985年10月,我们作为第一批创业者,带着简单行装坐上火车,来到了这个海滨城市秦皇岛,那时的燕山大学还叫东北重型机械学院(南校)秦皇岛分校,从此我们就在这里工作、生活了 30 多年的时间里,我们与燕山大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因为我经历了燕山大学建设发展的全过程,所以对燕山大学怀有深厚的感情和深沉的爱。
  42年的教学生涯使我深深体会到,一个合格的教师必须要做到教书育人。我在认真教学、完成和超额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更是注意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和情操,身体力行,践行着人民教师的品格要求。我每次给学生上第一节课时都要强调老实做人、认真做事、肩负起当代大学生应担当的社会责任。我本人也身体力行,给学生做出榜样,我每次上课时不轻易丢弃粉笔头,甚至会捡起地上的粉笔头来写板书;看见洗手间的自来水龙头没关好,我会马上关掉,看见水龙头坏了,我用下课时间去找后勤师傅维修;下课后离开教室前把灯关掉;学生有困难和有病时,只要我知道了都会去看望,几十年来多次帮助和捐助过有困难的学生。这一切都教育和感染了学生,学生把我选举为“感动你我,温暖燕大”第六届雷锋人物。每当新春佳节和教师节,我都会收到许多学生的问候和节日的祝福,使我倍感亲切和欣慰,更感受到教师职业的光荣和伟大。
时间都去哪儿了,我和大多数老教师一样,认为时间都到了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实践中。或者说,时间用在哪里,结果就会在哪里。作为第一批创业者和老教师,我们共同认为,我们的岁月固化在了校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三尺讲台中,我们的岁月融入在燕大人对理想与目标的追求与奋斗中,我们的岁月沉淀在按时想起的铃声和簌簌落下的粉笔末里。时间在我们身旁流失,岁月不能挽留,我们这些老教师也都年过半百,步入退休,但我们觉得没有什么可遗憾的。学校稳步发展,事业辉煌,我们在燕山大学的几十年并没有虚度年华。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桃李芬芳,青蓝冰水,我们的教育人生也会富有而美丽。我们认为这就是对燕大精神最好的诠释,对全体退休教师最好的赞美,也是对时间都去哪儿了的最好的回答。
  我们虽然已退休,但不会忘记我们的职业和身份,我们还是光荣的人民教师,还会关心关注着教育事业和燕大的发展,还会努力发挥正能量,积极参加党组织和离退休工作处的各项活动,为燕大的腾飞贡献应有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