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大学 - 《聊城大学报》
走出网络寻找生活
作者:王存添 文学院
仿佛是一种文化的接力,继杜甫很忙、最炫民族风、元芳体爆红网络后,《江南Style》迅速占据了人们的视线,而且是一种席卷全球的网络热潮。下至普通大学生,上至美国总统候选人,无不为这首劲爆的神曲疯狂。模仿、恶搞充斥着我们的每个毛孔和细胞,好像必须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是新时代文化的象征。
《江南Style》爆红网络的幕后,有没有炒作团队,有没有潜在规律,这些我们不得而知。但确定的是,《江南Style》的飙红并非网络热潮的首现,而是当下网友跟风炒作潮流的一环。很多网友不会忘记,2009年,一个“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随后短短五六个小时内引来超过1.7万条回复,被网友称为“网络奇迹”,也揭开网友跟风炒作的序幕。接下来杜甫很忙、元芳你怎么看接连爆红网络。无可否认,在这些网民热炒某现象的过程中,网友的威力得到发挥,网络的作用得到延伸。但拨开水面上的那层油,会发现各种炒作背后也有些网民的困惑和无奈。
在采访中,不少人表示,关注诸如《江南Style》的网络热点已经成为一种被迫的举动,因为在如今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信息化程度高成为融入社会、紧跟潮流的重要标识。错过了一些重要的热点现象,就会招来落伍之讥。如今网络热点就像一个渔网一样,仅仅套牢被热点拴住的我们。没有独立思考,没有自主选择,只能一味的关注、了解、研究。
网络自诞生之初,就以双刃剑的形象发展渗透到我们的生活当中。虽然大多数人已经接受了这个观点,但实际上,由于缺乏对网络内容的细心鉴别和对自己喜好的判断,很多人在潜移默化中成为网络的奴隶。作为一种虚拟的文化,它的的盛行大有超越现实生活的趋势,然而缺少对现实生活的实践,单纯地从网络上获取新知,最终会使网络成为新的“四角的天空”。
一个标榜独立自由国家的国民不应为网络所束缚。一个追求个性与解放的民族不应成为统一大潮下的牺牲品。在网络盛行的年代里,在网络肆意铺卷下寻找真实的生活,现实的世界。关上电脑,走向社会。面对新的爆红的网络热点,听从自己的内心,用你的兴趣去追求喜欢的东西,用你的标准判断纷繁的世界。不做网络的奴隶,活出应有的潇洒。
现在我们回到话题的提问,《江南Style》你跳了吗?我没有,鸟叔虽火,但我着实不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