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北京大学 - 《北京大学校报》

一部珍贵的学术生活史

作者:·吴志攀    
2024-03-20     浏览(89)     (0)

燕京大学东大地宿舍区“40号建设工地”


徐泓老师写了本好书,以个人的亲身经历,叙述了一段曾居住于燕东园的燕京大学和北京大学前辈学者不为人知的奇闻轶事。迄今为止,这是我读过的讲述燕大和北大教授及其家人历史往事的最好的一本书。

作者在燕东园长大,现在已年过古稀,她用70多年的所见所闻,记述了燕东园 22 栋小楼主人的故事。这 22 栋小楼也是故事展开的线索,从这里引出了先后居住于此的教授及其家人们生动有趣的生活场景、悲欢离合的人生历程。这本书好像是一幅“清明上河图”,描述了从近代到当代的历史画卷。

当时,能入住这22栋小楼的人,都是燕京大学和后来北京大学的著名教授。这些大教授们虽然在其他史料中也有介绍,但是,作者按照左邻右舍关系,来讲述他们之间的交往、夫妻之间的情谊、孩子之间的友谊,以及这些教授因为时代动荡、战乱与荒诞而受到的影响,追溯那段触及灵魂,甚至有可能被剥夺性命的岁月。作者将这些故事如此真实而平静地叙述出来,为燕大和北大校史增添了重要一页。

读书人与人间烟火

民国时期的燕东园,是读书人与人间烟火融合的一个“学镇”。园内建筑是美式“house”(独栋小楼),有的是二层,有的是在二层上面加一个三角阁楼。园子在很高的一个台地上,园内还有较高的土坡。从外面进燕东园,要上坡,骑自行车的人都得下来,推车上去,所以这里也叫“东大地”。我 1978 年来北大法律系上学的时候,只听说过“东大地”这个名字,不知道这里就是“燕东园”。园子内有旱河,有石桥,还有许多大树和低矮的花草。园子周边是各种小饭馆和小铺子,再往东几里路,就是清华园火车站。

在书中看到,民国时的燕东园周边,有很多小铺子,有卖菜的、卖猪肉的、卖羊肉的、卖杂货的,也有小饭馆、修理店、理发店等。卖主们既居住于此,又在此地做小买卖。在步行几分钟的范围内,居民就可以解决日常生活所需。那时买主与卖主是熟人,都知道对方姓名,除了买东西外,还要聊几句家常,甚至有什么需要帮助的,也能帮把手。读书人与人间烟火在此时此地可以融为一体。

如何培养孩子的“教科书”

那时这里住的大都是留学回来的博士,夫人们大多数也受过高等教育,他们的子女通常有 4 到 5 个,而且大多数后来都学有所成。仔细研读他们各家各户教育子女的故事,本身就可以成为一本很好的培养子女的“教科书”。

他们的故事启发我们,一是要求孩子多读书,即使在社会上流行“读书无用论”时,依然要求孩子读书。二是让孩子从小就生活在充满书籍的环境中。书中写到每一家时,都一定会描写这家教授先生的书房、书柜或书架,以及书籍的种类。三是家长让孩子从小独立。那时孩子多,大孩子带小孩子上学,只有那些特别小的孩子因为走不了很远的路,几家人才共同请一位老工人,由他骑一辆带车厢的三轮车,接送他们上下学。

时代动荡与读书人命运

燕东园22栋小楼的主人有着我这一代后生不可想象的人生经历,他们命运的大起大落,成为我国教育史上触目惊心的一页。他们留学海外,再乘轮船在海上颠簸数月,回到国内从事教育和科研工作。那时国内外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差距很大,在海外获得博士学位的中国年轻知识分子,依然怀有励志报国的赤子之心和改变祖国贫穷落后面貌的理想。这是当时知识分子回国工作的主要原因。

我从书中还看到其他原因,例如,那时回国出国都比较容易。大学中有带薪假制度,如果连续教学若干年,就可以有一年出国访学。因此,国内科研工作者与国外联系较多,这有利于我国与国际先进科研高校保持联系。同时,这本书提供的学术发展史料,也有助于我们理解今天的“钱学森之问”。学术大师的出现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学术环境,学术环境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学术管理制度。

改革开放后被评为科学院士的学者们,大多是这些早期回国的前辈学者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今天我国高校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及社会科学的基础,都是那时由这批前辈打下的,他们好比是今天高校学生吃水的“挖井人”。他们在条件比今天困难数倍的条件下,一生都在学术领域奉献,做出了那么令人惊叹的学术成果,这让我感到又敬佩又惭愧。而其中许多人由于劳累过度和营养不良而英年早逝,书中多位学者便是在五十多岁,正值学术创造高峰时期去世的。他们长时间都过苦日子,没有赶上享受我们今天所享受的福。

今天也说要准备过“苦日子”,但是我想,今天或明天“再苦”,也不能与这些前辈们的苦日子相提并论。看一看书中的记述就知道:这批前辈学者经历过抗战西迁,又经历过内战;有的人坐过日本人的监狱,有的人受过国民党打压;有的人在“反右”运动中因为直言不讳,被打成右派;更多的人在十年政治动乱中,作为学术权威被批斗、抄家、关“牛棚”、下放劳动、接受再教育。在他们经历的年代里,读书人所受到的精神和肉体的冲击,比饥寒交迫还要深几个层次。然而,大多数学人还是以坚韧不屈的性格,带着自己的亲人,从苦难中熬过来,迎来了国家政治生态和社会生活改革开放的春天。

徐泓老师的这本书,不仅是一本个人叙述的家庭生活史,还是一本燕大和北大学术生活的发展史。如果我们要了解今天的学术和学人是怎么发展过来的,这本书必读。这是用第一手资料写成的书,内容真实客观、文笔生动简洁、故事有趣也有泪。读着清清流水般的文字,经过最寒冷的冬天,就到了充满喜气的又一春天。

(作者为北京大学法学院博雅讲席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