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中国高校校报协会2009年常务理事会纪要

作者:《中国高校校报协会常务理事会》    

浏览(51)

中国高校校报协会文件
国高校校报协会2009年常务理事会纪
 


2009年6月21日,中国高校校报协会2009年常务理事会在黄山市召开。教育部社科司出版处处长魏小波,中国高校校报协会常务理事出席会议。会议主要研讨了3个议题:1、全国高校校报评估的自评、互评阶段工作总结及下一步复评工作部署;2、中国高校校报史的编撰工作进展与下一步安排;3、有关换届工作的安排。中国高校校报协会常务副理事长方延明主持会议。

一、 高校校报评估工作阶段总结与下一步复评工作安排
会上,贵州省高校校报研究会理事长吴大明、浙江省高校校报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彭凤仪、辽宁省高校校报研究会理事长孙雷分别报告了所在省校报评估工作进展情况。对这次评估,三省均做到及时部署、精心组织,省教委/教工委及研究会双轮驱动,各高校积极参与,自评与互评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显著。贵州评估得到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省高校校报研究会,以及受评单位高度重视,促成了“三个到位”,即思想认识到位、组织保障到位、人财物到位,互评阶段采取分组到各地区院校实地考察调研的方式,以评促建。浙江制定了科学的评估办法,明确提出三类校报——优秀、良好、合格校报的标准与分值,采用现场展示、申优答辩、专家和同仁分别打分的方式,扎扎实实地完成了本省校报的互评工作,并对优秀校报进行表彰。辽宁采取集中互评方式,注重实效,评建结合,也已顺利完成了互评工作。他们还介绍了组织互评的经验与体会,并对复评工作提出了意见与建议。
中国高校校报协会副理事长魏国英作了全国高校校报评估工作阶段性总结发言。她说,按照《教育部社科司关于转发〈中国高校校报协会评估工作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的精神,协会于2008年11月即启动了此项工作,并在2009年1月的年会上作了具体的部署。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校校报研究会,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工委/教育厅的领导下,具体实施和开展了评估工作,进展顺利。这次评估工作有以下特点:一是上下重视,全员动员。据不完全统计,已有11个省、市、自治区下发了有关开展校报评估的专项文件,用以指导此项工作;各高校党委、校报协会和校报同仁对评估高度重视。二是在自评与互评中,各省市自治区实事求是,根据本地校报自身的实际情况,对指标体系进行了适当调整,使评估更符合校报实际和校报发展的实际。三是各省、市、自治区因地制宜,制定了符合本省实际的互评方式方法,采取了集中互评、互访互评等多样方式。截止目前,已有浙江、辽宁、江西、湖北等省完成了自评与互评工作。四是各地发展不平衡,效果有差异。
受理事长会议委托,魏国英还对下一步复评阶段推荐全国优秀校报的条件、评审办法、总结表彰、时间安排等问题谈了初步思路与具体设计。参会常务理事对此项工作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各自的意见与建议。
教育部社政司出版处处长魏小波在听取大家意见之后,发表了重要讲话。她主要谈了四点意见:
第一,对这次高校校报评估,教育部社政司非常重视。会议前,魏国英副理事长在京向社政司作了关于校报评估进展情况的汇报,徐司长对此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特派我出席此次会议,一是听取并学习各地前一阶段评估工作的做法和经验;二是与大家共同交流探讨如何把下一步的评估工作做好。
第二,听了会上各省自评互评工作的交流,很受启发。浙江、贵州等省的评估工作深入、细致,提出了两种行之有效的互评方式和做法;辽宁、湖北也很有特色。魏老师在评估阶段性汇报中的4点总结,很切合实际。的确,教育管理部门与高校领导、校报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共同参与是评估工作顺利进行的必要保证。从目前进展情况看,各地评估基本按要求进行,达到了“以评促建”的效果。通过评估,校报在各高校中的地位与作用得到了提高,进一步完善了规章制度建设,办报条件得到改善,队伍建设得到加强,校报质量得到提高。各地在互评中推出了本地区的优秀校报,使校报学有榜样。可以说,这次评估对高校校报的发展起到了推进作用,使校报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第三,大家对继续完成下一阶段评估工作的讨论,全面细致,很明晰。我们同意魏老师提出的有关下一步工作的思路,这个意见吸纳了各省互评的经验,各方面考虑十分周到。会后要搞成书面的东西,提出一个指导性、规范性意见。目前看,各地校报评估工作还很不平衡,有的很好,有的进展很慢。对此要有时间要求,用这次会议的纪要指导下一步的评估工作。要把贵州、浙江、辽宁等省好的评估经验总结一下,作为附件下发,供进展较慢的地方学习和借鉴。我们希望,以这次会议推动校报评估工作深入、全面开展。如果个别地方仍然进展不快或没有进展,那就既有认识问题,也有组织领导问题了。
第四,我回去后要把会上大家提出的意见与要求向司里反映,如颁奖大会及证书盖章等问题,等司里研究后给予答复。我感到,校报评估工作扎扎实实整体推进,各省教工委、教育厅,高校校报协会,以及各省研究会都做了大量工作,社科司也应加大工作力度,使全国高校校报评估有个更好的效果。
魏小波处长最后说,我们的工作就是服务,能做到的事我们会尽力去做,同志们对我们的工作有什么要求与意见还请及时提出来,谢谢大家。

二、中国高校校报史编撰工作进展与下一步安排
会议研究讨论了高校校报史的编撰工作。魏国英首先介绍了校报史编撰工作的进展情况:校报史编撰工作从2008年开始启动,2009年1月海南会议全面部署,目前各省进展不大平衡。已有11个省市已写完初稿上报,其中浙江、上海、贵州已是第二稿。还有几各省已写完待报。许多省市在校报史的写作上下了功夫,通过校报史的编撰,对校报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对发展方向更加明确。编写中几股力量在协作:一是各省校报研究会的负责同志积极组织和撰写;二是年轻编辑同志投入进来,通过写史去了解校报;三是曾在校报工作过的老同志发挥作用,如上海朱隆泉同志认真查阅资料,几易其稿。这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令人感动。
结合校报史编撰中碰到的一些问题,魏国英提出了若干建议:
1、对校报的界定,即校报源头应从哪儿算起的问题。从目前看,校报应界定为校方举办的,连续性出版的,以报道学校信息、活动为主的,用以指导学校工作的媒介;
2、中国高校校报史要放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背景下,重点写出高校校报作为高等教育事业见证者、记录者、推动者的功能与作用 。各地的校报史章节要放在各地高等教育发展的背景下来写,不同时期的社会背景、教育发展的大环境要交待清楚,以理清校报发展脉胳。

3、校报史要交待校报形态的演变,切不可简单地写成报纸形态的演变史。
4、校报史不是高校校报协会发展史,也不是校报研究会史。协会/研究会是促进校报发展的一种力量,要交待它的作用与功能,但不能以此替代校报发展史。
5、撰写校报史要对历史负责,要核实史实、尊重史料,所用年代、数字、人名、地名、报名等一定要准确,文风谨严,文字流畅。
6、要突出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重要的文章、重要的事件、重要的人物要提供原件的影印件和相关图片。
会议决定,还没有上报的省、市、区校报史章节,7月10日前一定要发来。并拟定7月中旬将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校报史统稿会,各省撰稿人带稿进京进行统稿工作。

三、中国高校校报协会换届工作安排
会议研究讨论了报协换届工作。魏国英介绍了有关本次换届工作的想法和要求。根据中国高校校报协会章程,理事会、常务理事会任期4年。2009年11月本届常务理事会届满,此次会议后换届工作启动。
会议决定,这次换届工作分几步走:
1. 按章程,各省、市、自治区校报研究会推荐产生常务理事;
2. 常务理事选举产生副理事长;
3. 常务理事会推荐产生理事长、常务副理事长,聘请秘书长。
各省、市、自治区校报研究会9月底以前向秘书处上报推荐的常务理事人选。原则上每省、市、自治区校报研究会推荐一位常务理事。
推荐常务理事条件:
1)从事校报工作3年以上。
2)在岗从事校报工作,或曾从事校报工作、现主管校报工作。
3)热爱校报事业,有热情,有奉献精神,对校报工作曾做出贡献,并得到校报同仁的认可和拥护,具有组织协调推动本地校报发展的精力和能力。
4)由于中国高校校报协会的日常工作多由北京高校承担,故除北京校报研究会推荐一名常务理事外,另由在京著名高校推荐3名常务理事。
5)各省、市、自治区推荐的常务理事,由校报研究会盖章后,送请省委高校工委或省教育厅盖章上报。
6)最迟9月底上报到中国高校校报协会秘书处。

常务副理事长方延明总结说,本次会议研究布置了3项工作和具体实施要求,魏小波处长对校报评估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性意见。我们要认真落实,把各项工作做得扎实、具体,顺利、高质量地完成今年协会的工作任务。

               中国高校校报协会
                                                 2009年6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