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聊城大学东昌学院 - 《聊城大学东昌学院报》

如何对待大学里的考试

2013-12-31     浏览(64)     (0)

  目前,大学里普遍通过考试的方法来检测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和所具有的能力水平。大学里的考试形式多种多样,考试种类有随堂考试、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毕业考试等;考试形式有口述考试、答题考试、提交论文、案例分析、技能展示等;考试方式有开卷考试、闭卷考试,但大多为闭卷考试,开卷考试为数极少。如果你认为大学的考试稀疏平常,那么你就错了。紧张有序的期末考试、英语四六级考试、各种证书考试,这三类考试,以其重要性和影响程度,构成了大学考试的主题。如果你认为大学里的考试平淡无奇,那么你又错了。大学里的考试很酸,热门考证会让你左右为难;大学里的考试很甜,奖学金、证书会给你带来无数成功的喜悦;大学里的考试很苦,紧张的期末备考会让你整夜失眠;大学里的考试很辣,英语四六级让多少学子如芒在背;大学里的考试很咸,补考重修流下的是悔不当初的泪水。酸甜苦辣咸是大学考试的原味。奖学金、出国、入党、保送研究生、评优评干……大学里几乎所有重要的事情都跟你的考试成绩挂钩。而毕业求职时,一纸漂亮的成绩单,基本含金量高的证书,更是你参与激烈竞争的有力资本。
  大学里一般是一学期或一学年结业一门课,一般考试少,作业少,授课内容多,上课时间短,对学文科的学生来讲,如果没有养成自觉学习、独立学习的习惯,到了期末考试时,就会紧张起来,难以应对高强度的考试。期末时,一般每天都在考试,学生必须争分夺秒地复习、背诵。这样紧紧张张地度过两周左右时间后,就是较长的寒假或暑假,又突然轻松下来。大学考试对于大学生,特别是理工科的一些大学生来讲,是一种压力。基础差、学习不努力、不用功的学生,确实难以过关。有少数学生临近期末,感觉没复习好,担心不及格,因此考试时作弊。被发现后受到处分,又带来了更大的担心。所以,学习必须诚实,绝不能投机取巧,弄虚作假。
  大学里的考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考试能使你的能力得到展现,得到肯定,能为你带来新的机遇,为你开辟一片新天地。以下两种方法帮你正确对待大学里的考试,积极应对大学里的考试。
  1.学习知识与培养能力。大学主要是学习知识,学习知识的目的是提高能力与素质,成为社会有用之人。考试只是为了检验已学过知识的掌握程度。学习知识不等于增强能力,学习了知识,记住了知识,但没有理解,不会借鉴与应用,也是徒劳的。因为,学习的知识没有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并没有达到学习的目的。大学生中之所以出现高分低能现象,现行考试制度之所以受到社会的质疑,是因为许多考试都是考知识的掌握程度,即只要将要考的知识记下来,背下来,考试时答上即可,不管你考试前对此如何无知,考后如何忘得一干二净,只要你“临阵磨枪”,考试时答上了,你就算赢了。所以,缔造了一大批擅长死记硬背的高分者,他们背下了许多知识,记下了许多知识,但没有理解,不知怎么用。大学里的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老师课堂上讲什么,课下就看什么,背什么,一定要围绕老师课上讲的内容,课下多搜集资料,多读书、多观察社会发展实际。对所学知识进行认真分析、研究,真正达到理解、领会并达到融会贯通。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结合,检验哪些符合实际,哪些不符合实际,哪些需要改进,并尝试用所学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在现行的考试制度还不能准确地衡量一个人的能力与素质的情况下,聪明的你应主动把知识学活,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与素质。实践中的能力与素质将决定着你的前途与命运。
  2.以诚实之心对待考试。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之为不知之,是知也。”主张学习要诚实,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本身就是学习的态度。学习要用功,学习知识要扎实。有些学生平时学习不用功,不专心学习,到了考试时心急火燎,日以继夜地死记硬背,或依靠猜题、押题的方式应对考试,或千方百计地从老师那里套题,更有甚者,在考试时,铤而走险,利用种种方法作弊、抄袭。因对考试纪律意识淡薄,对作弊的严重后果缺乏认识,作弊被发现后,又极度后悔。受到处分后,忧心忡忡,担心影响就业,影响前途,悔不当初,情绪低落,悲观失望,甚至引起心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