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莆田学院 - 《莆田学院报》

我还能为国家做什么

2008-10-27    

  □我们要有感恩之心,用自己的努力回报祖国。自己作为学校领导当务之急就是以身作则,自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影响师生,抓好教育和引导,使更多的师生独立思考、明辨是非,自信、自强、自律、进取和宽容。未来几年是学校和祖国发展的关键,我正好还有几年就要退休,但我会尽心尽力为学校和祖国的发展加油。———校党委副书记黄金森□2007年3月,根据工作的需要,已经到了退休年龄的我被聘为土木建筑工程学的系主任和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组党务副组长。即使退休了,我还会继续关注高校事业的发展,特别是莆田学院的发展,关注莆田市木材加工区的建设和发展,并且尽我所能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真正做到生命不息,工作不止。———土建系主任、教授余德新□“静心教书,潜心育人”就是我作为教师的使命和宗旨。教师应该善待学生,不仅应该传授他们知识,更应该教育他们怎样做人,鼓励学生把人格的成长化作实际行动,把学到的本领回报社会,把自己的提高和社会联系在一起,更好地回馈社会,回报母校。为国家尽全力提供更多的人才,是教师一生的事业。只要国家需要,我愿意把自己学到的所有知识报效国家和社会,一生不离教育事业。学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是我感到最高兴的事情。 ———数学系主任、教授杨忠鹏□未来的路还很长!目前我校教育发展力度还不够,医学层次还不高,规模还不大。我将发挥余热,走到学生中去,继续培养人才,搞好科研,为医学教育深入发展做好扎实工作,为教学科研方面作贡献!———医学院教授王秀国□每念及此,我就常默诵起李叔同的名言:“莫道老圃秋容淡,犹有黄花晚节香”等一些不服老、给老者加油的响铮铮语言。我在课堂上讲完最后一课时也曾留给学生临别赠言:“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对此,我希望能继续发挥余热,在行有余力的条件下再适当做点科研工作、教学工作。眼下正在完成一部二十万字的专著书稿———《新时期探索戏剧研究》,已写出十万字。嗣后,若天假以年,还打算试写电视剧脚本之类以飨观众,做个自由撰稿人,聊以卒岁。
  一梦成白首,报国志未酬。但凭心尚在,宁无愧神州。 ———中文系教授宁殿弼□我爱教师这一职业,更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这一职业,因为我是社会主义祖国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一分子,我还能为祖国做些什么?回答很简单,以我的知识与经验为祖国培养更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社科部副主任、副教授林文景□在什么岗位干好什么工作,不添乱,不惹事。我们和国家如果能做好这“真、诚、宽、容”四个字,那几千年的文化就不会丢失,十几亿人的生活会蒸蒸日上。 ———校学工处副处长卢耿耿□我想利用教师讲坛这个有限的平台和旅游专业学科优势,在学生中推广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文化传统,唤起大家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国家的热爱,这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义务。———管理学院讲师陈秀琼博士□我希望,国家璀璨文化的一小部分,也能借着我,传播至世界各地。
  ———05级学生、北京奥运会志愿者郑丽丽□作为一名大四的新闻专业学生,即将踏入社会,我还能为国家做的,便是把所学到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实际;如果能成为一名记者,那我更要争当人民群众的“耳目喉舌”……———05级学生、原校报记者部主任曾婷婷□作为一个未来的教育工作者,我现在所能做的是不断充实自己的内涵,为日后的教育改革工作出一份力。中国当前的教育还有诸多不完善之处,我希望自己能为国家培养一些合格的人才。此外,我是一个密切关注国家动态的公民,谈不上激进或者政治敏感,但我会尽我所能地用行动声援一切正义之举。
  ———05级学生、原校报文艺部副主任柯明河□我小时候的理想是当一名军人,为祖国站岗放哨。现在我的理想是用自己所学,尽自己所能造福一方百姓。
  ———06级学生、校学生会主席周灿雄□让爷爷奶奶能安度晚年;让父母有能力敬老养小,让我能在大学这个画板上为自己的未来绘制梦想,让我们在人生的舞台上尽情舞蹈。———07级学生、校主持人大赛“金话筒”得主藏琨□努力学习,做好自己的本职,同时帮助那些社会中需要帮助的人,为国家社会献出一点力量。
  ———08级学生、四川江油学子郭文斌□国家是一个大家庭,只有真正感受到了被关注的人,才能把责任挂在肩上,将爱心放在心间。我想我是这样的人了,我要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用心倾听社会的呼唤,在有需要的地方献上一份力量。 ———08级学生、四川剑阁学子罗金红